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月球之谜(3)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977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月球之谜(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月球之谜(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月球之谜(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月球之谜(3)_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月球之谜(3)_人教新课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

2、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教材解读: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

3、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月亮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熟悉的,但关于月球的知识,孩子们知道却很少。孩子们对于研究月球很有兴趣。月球之谜这篇课文非常有趣的向大家介绍了月球的知识。作者首先运用了优美的文字,拍写了皓月当空的美丽景色,渲染

4、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体现了月亮的神秘,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接下来课文写出了人类首次登月时看到的奇异的景色。这一描写与第一自然段中皓月当空的美景形成了对比。之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5、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此外,作者巧妙地运用疑问和感叹句,更加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第七自然段运用了一个省略号,使文章具有了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最后,课文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课文的结尾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的愿望。学习目标:1

6、、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奥秘的兴趣。2、运用想象、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等方法,加深对月球魅力的感受。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教学难点:运用想象、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月球表面相关资料、乐曲月光奏鸣曲。2.学生课前收集并整理、阅读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3.学生收集的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名句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杯好茶,让人越品越香。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月球之谜,感受月球的奥秘。齐

7、读课题。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二、检查预习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2、给一分钟时间记住这些词语,然后从中选出3个词来听写,看一看我班那个同学记忆力最好。(谁记好了,请举手。)3、听写:(拿出学习单,写在田字格中)悬挂、水藻、年龄出示ppt,对照词语,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字改正2遍。三、课文解析,积累展示。(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黑板上的5个词语:皎洁、遐想、奥秘、费解、奇异,同学们理解得不到位,我们边学习课文边解决)每个词语连读2遍,不要求准确地说出意思,只要明白即可。1、(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指生说:看到了

8、怎样的月亮?就像同学们说的“这样洁白的光亮的就是皎洁”。看到这样皎洁的明月,你会想到什么呢?指生回答(白玉盘、月饼)会想到哪些神话传说呢?(嫦娥奔月、猴子捞月等)你会有哪些疑问呢?(月球上有嫦娥吗?有桂树吗?有玉兔吗?月球有多大?)2、同学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其实不只是我们,古人也有很多想象,你看:出示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老师大体讲解每个诗句)除了这些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呢?请打开你们头脑中的积累库,展示一下吧?(指生回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松间照,清

9、泉石上流。/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还知道哪些带“月”字的四字词语吗?(指生:日新月异、春花秋月、月出东山、披星戴月、月黑风高、如月如梭、长年累月、日积月累等)古人看到这皎洁的明月,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言佳句,产生了这么多悠远的思索和想象,这就是“遐想”。(师指黑板词语,读2遍)现在我们“皎洁”“遐想”送进课文中来读一读,看看哪个同学读得能把我们带进美好的遐想当中。出示课文第一句: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指生读:指导不添字不落字非常好,加入感受会更好)齐读-指生读-配乐读-齐读3、正因为人们有许多的美好遐想,所以人类才要探索月球的奥秘

10、。同学们你是怎样理解“奥秘”这个词的呢?指生,深奥的秘密,不理解不明白的秘密,而不是一般的秘密。4、出示,“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秘密,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这句话中,哪个词能看出不是一般的秘密?是非常深奥的?指生:“巨大”花费了许多的时间、金钱,指生读这句,重读词语“巨大”。“古往今来”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没有停止探索。指导读这句,重读词语“古往今来”。 不错,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一下。(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是呀,要探索月球的奥秘,首先必须要登上月球。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的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他们看到的月球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课文的第二自

11、然段告诉了我们,自由读这一段。读后,你觉得月球的景色与地球有什么区别?指生回答,天空黑沉沉的表面有阳光,而地球的天空是明亮的。没水没生命,只要尘土、岩石、环形山。出示环形山图片。而地球没有环形山。出示资料袋:课本95页同学们,月球的景色与地球有那么大的不同,能不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概括一下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师指黑板词语:奇异,读2遍)出示句子: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是一片荒漠。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个别)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三)学习第3-6自然段月球的景色这么奇异,但是老师告诉你,这仅仅是人类用眼睛看到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月球还有许许多多非常奇妙的事情

12、,你们想知道吗?好,课文的36自然段就告诉我们了。出示36段内容,指生分别读,其他同学呢也有任务,我们就来当小小科学家,聆听这三位同学的朗读,从他们的读中思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能提出什么问题?行不行? 同学们都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指生水藻为什么鲜嫩青绿?师板书:这是“植物生长?”问题为什么月球比地球年龄还大?师板书:这是“年龄?”问题细菌在月球尘土中都死掉,有杀菌本领?师板书:这是“杀菌?”问题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多么的让人难以理解啊,这就叫做“费解”。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师生合作读,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2遍)(四)学习第七、八自然段1、同学们,月球的谜团就

13、只有这三个吗?不是,还有一个、两个不是,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课文中第7、8自然段,哪里告诉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指生:课文最后一段,齐读。具体哪个词语?“继续探索”除了这里还有第7段中的省略号,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2、出示学习单: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呢?用上这个句式说一说月球还有哪些谜:神秘的月球啊,请你告诉我 ,难道 ?(可以读资料,也可以和同桌商量)正因为月球有这么多的未解之谜,所以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课件):很久以前,人类用眼睛观察月球。到1609年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表面图。几百年来,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从未停止过。美国的阿波罗计划

14、首先将人类送上月球,他们在月球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和研究,更让我们欣喜的是我们中国也加入了探月之旅。科学家们为了我们的探月旅程呕心沥血,神五、神六、神七,以及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升天,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出示(齐读):在未来的探月旅程,希望看到你的身影。充满自信的再来读这句话“在未来的探月旅程,你一定能看到我的身影!”请同学们起立再读一次。老师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班会出现很多的科学家、宇航员,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四、拓展延伸1、小练笔:30年后,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你会看到什么?会有怎样的感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2、推荐书目: 月亮,你好吗 月亮的味道松鼠先生和月亮 美丽的月球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