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6)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038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6)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6)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6)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6)_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6)_人教新课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材分析】“教书先生”恐怕是

2、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

3、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这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

4、吗? 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记叙。埋木匣部分讲了科利亚和妈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埋木匣及木匣里有哪些东西,为什么埋木匣和怎样埋木匣的。挖木匣部分讲4年后,妈妈顺利挖出了自己埋的木匣,开始科利亚按原来的步数没有挖出木匣,经过认真思考后改变了步数,挖出了木匣。最后一段讲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启发,懂得“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的道理,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目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

5、,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朗读指导 图文结合【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流程:一、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各队照惯例为本队加油,红旗红旗一定胜利,星月星月用于超越,闪电闪电积极展现,火箭火箭勇往直前! 加油我最棒!2、课堂三分钟经典诵读: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华夏文明博大精深,走进国学启蒙殿堂,感受经典文化

6、魅力一、笠翁对韵 二、古诗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 望岳 浪淘沙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科利亚的木匣,板书并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课文,一会儿帮老师完成板书,比比谁最棒。二、你问我答, 比比谁棒读书探究亲爱的同学们,读了课文你又什么问题吗?生: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的呢?生读书思考,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同学们能把科利亚怎样找到木匣的句子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生跃跃欲试,先在纸上画 ,再请同学到讲台上画,科利亚找木匣的步子图。三、再读课文 ,升华认识通过科利亚找木匣的这件事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 ?请大家再读课文,

7、相信一定能找到答案! 生读最后一段,谈体会四、语文实践 拓展延伸 1、语文主题丛书:刻舟求剑 阅读小故事 谈体会 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我们周围又哪些变化呢?生各抒己见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班级花白菜花的变化昔日的白菜疙瘩,现开出金灿灿的小花,生机盎然装点美丽的春天)并写观察日记小练笔,培养写作兴趣。3、写字指导 课件演示 生自主发言找出难字共同学习,生看课件书空笔顺。4、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生: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生: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五当堂检测, 达标测试 本课是按科利亚( ) 木匣 ( )木匣的线索写的,告诉我们周围的一切( ),我们要用( )的眼光看问题。六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 找木匣 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七、作业设计1、语文主题丛书:智慧背囊单元2、观察周围的变化写小练笔。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