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5)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0395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5)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5)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5)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5)_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5)_人教新课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

2、,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通过知识的拓展延伸,使中心思想得到升华。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

3、徒弟的原因。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

4、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播放曹冲称象片断。:同学们,知道片中的小孩是谁吗,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曹冲能够动脑有创新的想法,所以他成功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12课,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骆驼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出示PPT)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识记字形。 (3)课文出现了几个人物,

5、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课文出现了几个人物?(学生作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PPT提示) 画师让三个徒弟_, 看谁_。大徒弟_, 二徒弟_,而三徒弟 _,却得到了画师的高度赞扬。(学生回答):下面,我们就过关斩将,学习新课文,首先我们来过字词关。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PPT出示) 召(zho)集 骆(lu) 驼(tuo) 连绵(min)起伏(f) 若(ru)隐若现 恰(qi)好 密密麻麻 很小很小 许许多多 数不尽 弯弯曲曲 恍然大悟 (2)掌握多音字。

6、:同学们的字词掌握的真好,闯关成功。鼓掌为我们加油:下面我们进入课文关,同学们要动脑了 4再读课文(出示PPT)(学生读课文,讨论,汇报) (1)画师给徒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用“”画出来。 “ 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驼,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2)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呢?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

7、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比较这三幅画,你们认为谁画的骆驼最多?(学生自由回答) (3)画师评价结果怎样?用横线画出来。 :这三幅图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画的画却点头称赞呢?(学生讨论回答):同学们回答的真棒!那么我们看一下画师是怎样解释的。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画师的解释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小徒弟的画的妙处,因此,两个徒弟也“恍然大悟”:同学们你们觉得小徒弟的画妙在哪里,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感受吧。(学生讨论并回答)(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要从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去

8、思考,要有创新意识,想别人没想到的。3、 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来读另一个故事,看一下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自读主题丛书:天下第一木匠) (1)国王要在两个手艺精湛且不分上下的木匠中评选“天下第一木匠”的称号,第一个木匠注老鼠的外形,第二个木匠却在材料上动脑筋,选取鱼骨来刺激猫的嗅觉,并最终获得胜利。(2)假如你是那个木匠,你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吗?你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讨论)(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突破旧观念,要懂得创新,这样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4、 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5、 课堂检测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绵不( ) 若( )若( ) ( )( )起伏 恍( )大( )2、马跑的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将句子改成肯定语气,但不改变句子意思)6、 作业设计 试着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多的花。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二徒弟画许多头 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