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9)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0490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9)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9)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9)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9)_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9)_人教新课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

2、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一、学习目标: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

3、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4、。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重点:在读中品词析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理解本文所蕴涵的

5、深刻道理。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2.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同学们请认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庄?2、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村庄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三)分析课文,探求答案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庄?生:美丽的村庄。师:请你们用文中的语言来加以说明生: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师:文中的这个小村庄真美啊!我们再齐读一遍好吗?生:齐读课文。师:同学们,文中描写的村庄现在还这样美丽吗?

6、生:不美了!师:你们从哪里可以看出?生:早先师:早先是什么意思?解释:早先:先前、从前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了。师: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阅读第2-5段,找找问题的答案?生:早先村庄很美丽! 现在村庄什么都没有了。师: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生:美丽村庄的消失与斧头有关。师: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总结答案)生:1、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师:锋利的斧头用来做什么?生:砍树!生:2、“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师:思考:从两个“谁家”

7、“拎”“一棵一棵”你分别感受到了什么?生:突出说明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很随意,没有约束,想砍就砍,想砍多少砍多少。师:“一年年,一代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句中两个“不断”、省略号,表明了什么?生:说明还在发生,没有终止。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不断”与省略号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没有停止,还在继续。过渡地砍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形成的。师:读课文回答:被砍的树木成了什么。生:树木变成了房子树木变成了家具树木变成了工具树木变成了柴烟师:请同学们思考:砍伐树木给村民带来了什么结果?生:1、给村民带来了“不错的日子”。师:砍树让村民变得应有尽有,富裕起来。生: 2、村庄被洪水不知卷

8、到了何处。师:砍树即让村民富起来,又让村民变得一无所有。师: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小村庄前后的变化,触目惊心啊!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村庄前后的变化,一起来总结本文的脉络(四)板书设计:一 过去美丽的村庄 天空 湛蓝深远 河水 清澈见底个 森林 郁郁葱葱 空气 清新甜润小村庄 原因 家家户户砍树 盖房子 造工具 的 年年代代砍树 制家具 当柴火故事 现在小村庄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五)巩固与创新运用:1、请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2、对所有的地球公民,你有何劝告。生: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六)小结本课: 小村庄的消失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因为村民没有环保意识,只贪图眼前利益。因此我们应从我做起,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美好的生态家园。(七)课后延伸:1、以小组为单位,合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2、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写一份简单的汇报材料,同学交流。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