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200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教案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教案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情境激趣。(课件出示教材92页情境图)说一说图中三个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设计的图案和制作的板报花边各采用了什么运动方法。(生回答,师板书)2导入揭题。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复习图形运动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回顾与整理1平移。(1)什么是平移?(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叫做平移)(2)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两点: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电梯的上下运动、抽屉的推拉等)2旋转。(1)什么是旋转?

2、(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的过程叫做旋转)(2)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旋转的三要素:一是旋转中心,二是旋转方向,三是旋转角度)(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电风扇扇叶的转动、汽车行驶时车轮的转动等)3轴对称。(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2)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预设生1: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圆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生2:线段也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一条对称轴。生3: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

3、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生4: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典型例题解析课件出示典型例题。先把三角形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6格。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旋转、平移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画图前要先找准规定的旋转中心,即点C,画出线段CA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线段CA,C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线段CB,然后连接AB,得到三角形ABC,三角形ABC即为三角形ABC按要求旋转后的图形。最后把三角形ABC的每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得到点A、B、C,然后顺次连接这三个顶点,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如下图。解答探究活动1

4、出示探究题目。有5个同样大小的圆片,用其中4个摆成右边的形状,剩下的一个圆片摆在什么位置能使5个圆片组成轴对称图形呢?2小组合作试一试。3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预设生1:要使原图形再摆上一个圆片后成为轴对称图形,首先要确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然后横着、竖着和斜着试一试,最后根据对称轴找到另一个圆片的位置。生2:摆法一:“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

5、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生3:摆法二: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6、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生4:摆法三: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加阴影的圆片表示后摆放的圆片)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