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26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生的学习往往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前面的学习作基础,后面的学习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所依托。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新知,并学以致用,本节课设计特做如下安排:1.重视新课前的复习铺垫。在教学新课之前,对前面的知识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复习,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认识,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2.重视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引导,将会使学生盲目地探究,不仅浪费时间,还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指导

2、意义的问题,给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加以提示,使探究过程有明确的目的,使学生获得自学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盒子红、蓝两种颜色的小球若干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0分钟)1.课件出示复习题。(1)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里,总有一个笼子里至少放进()只鸽子。(2)把5本书放进4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本书。(3)把7块蛋糕放进6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放进()块蛋糕。要求:填出上面每道题的结果。列出算式证明上述结果。2.观察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3.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

3、鸽巢原理”,这节课我们就来试试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1.读题,分析题意,根据“鸽巢原理”的特点列式证明,填出每道题的结果。列出的算式如下:(1)4311112(2)5411112(3)76111122.将所列算式排列在一起,进行观察,发现:当分放的物体个数比鸽巢数多1时,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2个物体。3.注意倾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篮子里有苹果、梨、桃和橘子,现有81个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都从中任意拿两个水果,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小朋友拿的水果是相同的?(提示:有多少种水果搭配的方式,就有多少个鸽巢)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5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70页例3。盒子里有

4、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解决什么问题?2.分组讨论,把这道题转化为“鸽巢问题”。想:(1)本例题所讲的问题与前面所讲的“鸽巢问题”有没有联系?如果有,有什么联系?(2)题目中分放的物体是什么?鸽巢是什么?应有几个鸽巢?3.引导学生总结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读题,了解题目中提供的已知条件:(1)盒子里有红、蓝两种颜色的球各4个;(2)摸出的球要保证一定有2个同色的。要解决的问题:至少要摸出几个球。2.小组讨论,探究怎样把这道题转化为“鸽巢问题”。在讨论中明确:(1)本例题所讲的问题是“鸽巢原理”的

5、具体应用,是鸽巢原理的逆运算。我们可以将本例题转化为“鸽巢问题”。(2)题目中分放的物体是要摸出的球,应该把球的两种颜色看作两个鸽巢,同种颜色就是同一个鸽巢。根据“鸽巢原理”(一),只要摸出的球的个数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一定有2个球是同色的,所以答案是至少要摸出3个球。3.总结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鸽巢和分放的物体。(2)确定此题属于“鸽巢原理”的哪种形式。(3)用倒推的方法找到答案。2.填一填。(1)木箱里装有大小相同的红色球3个、黄色球5个、蓝色球7个,若蒙眼去摸,为保证摸出的球中一定有2个球的颜色相同,则最少要摸出()个球。(2)一副扑克牌(不包括大小王)

6、有4种花色,每种花色各有13张,现在从中任意抽牌。最少要抽()张牌,才能保证一定有4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三、巩固应用。(10分钟)1.完成教材70页“做一做”2题。2.完成教材71页2题。1.独立思考或与同学讨论,分析题意,探究怎样用“鸽巢原理”解决这些问题。2.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向全班汇报,订正答案。3.想一想,算一算。班上有50名学生,将书分给大家,至少要拿多少本书才能保证至少有一名学生能得到2本或2本以上的书?四、课堂总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

7、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

8、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谈本节课的收获及体会。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