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3古诗两首_语文S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300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3古诗两首_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3古诗两首_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3古诗两首_语文S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3古诗两首_语文S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3 古诗两首 同步练习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一、加偏旁部首组新字,再注音并组词。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

2、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例:寺+(讠)=(诗)sh(诗歌)“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

3、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色+()=()_( ) 鸟+()=()_( )卒+()=()_( )天+()=()_( )二、辨字组词。帝( ) 含( ) 伯( ) 船( )旁( ) 念( ) 泊( ) 般(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朝辞白帝彩云间。( ) (1)不接受,请求离去。 (2)告别。2、千里江陵一日还。(1)归还。 (2)返回。3、门泊东吴万里船。( )(1)路途很远。 (2)一万里路。四、课内阅读。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1、在横线上填写古诗缺少的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诗人 ,被后人誉为: 。 13.古诗两首课时练答案一、色+纟=绝ju绝美鸟+口=鸣mn鸣叫 卒+羽=翠cu青翠 天+口=吴w姓吴 二、帝王 含有 大伯 小船 旁边 想念 停泊 一般三、1.(2) 2.(2) 3.(1)四、1.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唐朝 李白 诗仙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