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38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导学案设计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旧知自主探究新知,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1.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必要性,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

2、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本节课首先复习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然后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究求小数的近似数,最后由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米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铺垫,设疑引入。(3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并举例说明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引入新课:利用“四舍五入”法也可以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思考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并举例说明。2.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用“四舍五入”法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精确到十位)2743108356二、联系生活,探究

3、方法。(16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测量每组中一名学生的身高,并要求学生用米作单位将数据记录下来。2.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1)豆豆的身高是0.984 m,男生说她的身高约是0.98 m,0.98 m是怎么得来的?(2)组织学生讨论:0.984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要看哪个数位上的数?保留整数呢?3.引导学生探究1.0和1有什么不同,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4.引导学生总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5.强调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的问题: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求近似数,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1.分组测量身高,记录数据,汇报结果。2.观察课件思考问题。(1)讨论0.98

4、 m是怎么得来的,汇报:用“四舍五入”法,舍去千分位上的4得来的。(2)思考、讨论,汇报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是1.0,要看百分位上的数;保留整数是1,要看十分位上的数。3.小组讨论,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度不同,1.0末尾的0不能去掉,因为它起到占位和表示精确度的作用。4.组内交流,选代表以保留一位小数为例进行汇报: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满5进1,不满5舍去。5.明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的问题。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两位小数)0.25612.0061.09873.7230.5849.05483.判断。(1)3.0056保留两位小数

5、约是3.01。()(2)把30.0300化简后是30.3。()(3)5.2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5.200。()(4)9.05里面有5个0.1。三、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8分钟)1.按要求完成表格。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9.9560.9051.4632.填空。(1)6.995保留两位小数约是()。(2)8.479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5.433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4)7.998精确到十分位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1.先分析题意,再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2先独立思考,再根据题意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1)9.10.0(2)9.9.

6、8(3)9.9.3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家庭是幼儿

7、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教师批注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