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猫》导学案教学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63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猫》导学案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猫》导学案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猫》导学案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猫》导学案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猫》导学案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猫》导学案教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猫导学案教学案3.可爱的小猫导学案设计课题可爱的小猫课型实践活动课设计说明有趣的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本设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设计了以下学生喜欢的数学活动。1.引导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本活动是“图形的放缩”和“数对”的拓展与应用。本节教学在设计上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突出了学生对“只有数对中的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画得才像”的理解。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体验图形的变化,还要让学生理解图形变化的规律与特点。2.在发现

2、规律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学习与探索的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知道另外三只小猫分别是将乐乐的轮廓拉宽、拉长、按相同的比放大得到的,其中欢欢是将乐乐按相同的比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使学生感受到欢欢与乐乐长得最像,从而体验图形变化的规律与特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情境引入。(5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56页小猫乐乐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图案像什么。2.组织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1.观察、汇报:像小猫。2.尝试用数对表示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填写

3、完整,然后进行交流。1.用数对表示图中各点。二、自主探索。(2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56页表格,思考表中表示每只小猫轮廓的点的数对的规律。2.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发现的规律自主完成表格。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4.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完成的表格,在方格纸中分别画出三只小猫的轮廓。引导学生画出鼻子和眼睛。5.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画出的三只小猫,想一想,哪只小猫长得最像乐乐?从中你有什么发现?1.结合表格中的数对进行思考。(1)与乐乐比,表示天天轮廓的点的数对是第一个数乘2,第二个数不变。(2)与乐乐比,表示晶晶轮廓的点的数对是第一个数不变,第二个数乘2。(3)与乐乐比,表示欢欢轮廓的点的数对是两个数都乘

4、2。2.完成表格。3.汇报自己完成的情况。4.自主在方格纸中画出三只小猫。5.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小猫欢欢与乐乐长得最像。2.在方格纸中画出将长方形的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的图形。3.在方格纸中画出将直角三角形各边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的图形。三、拓展延伸。(10分钟)1.组织学生利用上面的方法将图案进行“变形”,用这样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组织学生把设计的图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1.自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展示自己设计的图案,并交流方法。4.按给出的数对描出各点,然后连线,并说一说,这个图案像什么?A(4,6),B(3,7),C(1,7),D(1,6),E(2,6),F(2,2),G(

5、6,2),H(6,6),I(7,6),J(7,7),K(5,7)四、课堂总结。(5分钟)在本次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谈谈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教师批注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