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767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导学案教学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菜导学案教学案设计课题买菜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理解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知识的理解,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来进行的。1.将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陌生,从而有了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和寻求的策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生生的合作交流中明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

2、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购物小票学生准备:小数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4分钟)1.课件出示一张超市的购物小票,引导学生思考。(1)从购物小票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怎样来验证找的钱对不对呢?2.导入新课买菜。1.(1)说一说从购物小票上获得的信息。(2)观察购物小票,提出不同的加减法问题。(3)交流验证方法。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用竖式计算。2324438856752.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二、合作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

3、11页买菜情境图,请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思考:买这两种蔬菜,大约需要多少钱呢?3.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售货员收了3.66元”是否正确。提问: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你是怎样验证的?4.引导学生探究算法。课件出示教材11页的三种计算方法,请学生进行补充,并说一说算理。5.引导学生分析三种算法的优缺点,明确哪一种算法最简便。6.引导学生归纳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小数点要对齐。1.观察情境图,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2.估一估,明确买菜应付的钱数的范围,交流估算方法。3.独立思考或与同桌讨论,明确验证的方法。(1)求出这两种蔬菜的价钱之和。(2)

4、求出3.66与其中一种蔬菜的价钱的差。4.观察每一种算法,根据题意进行补充,完成计算。然后说一说算理。5.通过对比发现,列竖式计算最简便。6.师生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竖式计算方法。(1)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2)从末位加起(或减起)。3.用竖式计算。2.354.127.892.374.填空。(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对齐,也就是()对齐。(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如果得数的末尾是0,一般要把0()。(3)8.44与5.21的和比它们的差大()。三、应用拓展。(12分钟)1.看谁算得快。3.71.24.83.16.82.80.840.72.用小数计算。4元2角5分

5、3元4角3吨590千克1380千克8千米450米7千米40米3.改正下面各题中的错误。(1)3 2) (2)6.9)4.游戏抓珠子。(1)介绍游戏规则。一个蓝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黑珠子代表1分钱。任意抓一把珠子。(2)将抓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1.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2.先化成小数,然后进行计算。3.观察算式,说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4.理解规则。(1)抓珠子。(2)填统计表。5.某天某市早上的气温是6.8摄氏度,中午的气温比早上升高了3.1摄氏度,晚上的气温比中午降低了4.1摄氏度,晚上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四、课堂总结。(4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师”

6、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7、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教师批注“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