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蚕丝》优秀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91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蚕丝》优秀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蚕丝》优秀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蚕丝》优秀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蚕丝》优秀导学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蚕丝》优秀导学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蚕丝》优秀导学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蚕丝》优秀导学案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蚕丝优秀导学案设计课题蚕丝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大,因为前面已经接触了小数乘整数以及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所以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构建的有效模式,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1把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适当地引导,提出有重要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2比较发现,建立联系。结合课件和学生板演,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积的末尾有

2、0时,应注意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导入。(5分钟)1.出示口答题。3412561.480.07642引导学生思考乘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2导入新课。1.口答,说明理由。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口答。107.52.24375 230.380.07 0.0092二、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6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42页情境图。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解决第一个问题,学习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1)思考:要求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能估算

3、一下积大约是多少吗?(2)提问:用竖式怎样计算呢?(3)组织小组交流:你能讲讲竖式计算的过程吗?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3学习小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第二个问题。请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并列式,然后尝试计算。(2)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出示竖式:4.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5.探究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课件出示教材42页第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发现规律。1.看图收集信息,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2.(1)先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1.25,然后用自己的方式估算积大约是多少。(2)尝试独立用竖式计算,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3)小组交流竖式计算的过程:书写格式:末位数字对齐,位数多的乘数写在上面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乘数中有三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然后去掉小数末尾的0。3.(1)读题,分析题意并列出算式:0.35300,然后尝试算出得数。(2)交流后明确:先按照35300的计算方法算出积,乘数中有两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然后去掉小数末尾的0。4.回顾计算经历,先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算法要正确,列竖式计算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要数对乘数的小数位数,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要保证乘、加基本口算的准确性

5、。5.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找出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这个乘数;另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这个乘数;另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这个乘数。2.用竖式计算。2.60.510.52.17.30.88.12.23.在里填上“”“”或“”。3.855.63.854.20.9994.28.578.5710.9800.9814.判断。(1)30.61.28与3.0612.8的积相等。()(2)4个和400个的大小相等。()(3)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一定有几位小数。()5.一只小羊平均每天吃3.1平方米的草,5.5天吃多少平方米的草?三、巩固应用。(15分钟)1.完成教材

6、43页1题。2.完成教材43页2题。3.完成教材43页3题。1.读题,先列出算式,然后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挑出计算正确的一个。2.观察每个算式,根据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判断计算是否正确。3.先数一数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6.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2,其中第一个数是4.25,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1.1倍,第三个数是多少?四、全课总结。(4分钟)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课后作业。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

7、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教师批注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