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如今家乡山连山 (4)|人音版(简谱)(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2167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如今家乡山连山 (4)|人音版(简谱)(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如今家乡山连山 (4)|人音版(简谱)(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如今家乡山连山 (4)|人音版(简谱)(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如今家乡山连山 (4)|人音版(简谱)(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如今家乡山连山 (4)|人音版(简谱)(2014秋).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今家乡山连山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学习目标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2、,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认识顿音记号和连音线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

3、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会用三种打击乐器使用简单的节奏合奏来源:学|科|网Z|X|X|K3. 能用富有弹性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今家乡山连山,表达欢快的心情2学生特征 1.三年级学生喜好玩,所以在必须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做听音练习时,采取听这首歌曲的主要音素时以游戏的形式出现,2.三年级学生又喜欢动,所以在边静静地听音时加上“动”。即听音时拍肩膀表现歌曲的主要节奏型及歌曲伴奏的节奏型3.三年级学生好玩所以在检测节奏时以游戏的形式出现3

4、重点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来源:学&科&网教学重点:用富有弹性和圆润圆滑的声音学唱歌曲解决措施:多听范唱,唱练声曲时解决教学难点:富有弹性和圆润圆滑的声音唱歌解决措施:练声时富有弹性的声音联系生活中的大笑解决,圆润圆滑的声音唱歌联系教师示范富有弹性和圆润圆滑的声音学唱歌曲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师:今天学习一首新歌,请读-生:读课题活动2【活动】二、游戏: 来源:学科网1.听歌曲中主要的音素,同时练习歌曲的主要节奏型师:出示:歌曲主要的节奏型师:然后我们来做游戏-听音。听到比标准音高音向上指,比标准音低的向下指。请同学们把右手放左肩膀前,随琴声拍击节奏。(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5、时)问:哪个音?学生回答有分歧搭桥辨别。生:耳听教师用标准音弹奏的节奏,随琴声在左肩拍击节奏,并回答什么音,听到比标准音高音向上指 ,比标准音低的向下指。2.检测难点:节奏练习接着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找炸弹。谁来领着大家做?生:班长组织学生做游戏.读出被指定为炸弹的节奏的同学被周围同学轰。教师:标准音的音高弹奏出节奏是与大多数的学生同步。活动3【活动】三、新授 (一)、练声师:出示:练声曲1.教师:请看练声曲!实心的黑色的倒三角形的名字叫顿音记号。请读生:读顿音记号。2教师:把手放自己腰间,对着我放声大笑,就这样唱练声曲有顿音记号处。生:手放腰间找大笑的感觉。教师:连音请听老师范唱。生:听老师唱

6、连音。教师:请完整地唱练声曲。生:练声。(二)、初步学习重点:熟悉歌曲出示:伴奏的节奏同时放范唱1教师:听这首歌。手举沙锤问:谁想用?给表现好的同学用。边发乐器边伴奏,乐器发完媒体出示三种打击乐器合奏的节奏。生:边熟悉歌曲,边拿乐器或空手或用学具给歌曲伴奏2.教师: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歌。生:边熟悉歌曲,边拿乐器或空手或用学具给歌曲伴奏来源:学,科,网Z,X,X,K3唱词教师:1请唱歌,有信心吗?生:唱歌。教师:边伴奏边听学生的声音,并随时调整声音。2教师:学生唱后,随时提醒学生象练声那样唱,尤其是带顿音记号的地方声音要象大笑时那种感觉来唱,连音唱的圆润连贯。当学生声音不好时示范。唱MIMA以后

7、直接唱词生:按老师提醒再唱活动4【练习】四、练习 1教师:全体唱歌。注意:歌曲从顿音记号开始越来越弱。生:全体唱2教师:找几个孩子歌唱,其余的注意听声音,一会儿再唱的时候要向他们的声音靠近。生:听唱的好的示范唱。3全体再唱。声音要向刚刚唱歌的同学的声音靠近生:用练声那样再唱。活动5【活动】五、目标检测 教师:会吹葫芦丝请来给伴奏,两件两种打击乐器谁旁边,请来,其他同学唱歌,教师指挥。其他同学请看着老师唱歌。顿音要唱的用富有弹性,连音要圆润圆滑全体看着老师指挥。生:除伴奏的同学以外,其他同学按学歌时要求的声音唱歌。活动6【导入】六、结束 教师:请同学们拿着书唱着歌离开教室,第一组先走。教师手风琴伴奏领着学生离开教室。生:唱着歌有秩序地离开教室来源:学科网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