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3_北京版(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2645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3_北京版(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3_北京版(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3_北京版(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3_北京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3_北京版(2014秋).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解决问题教案“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2、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内容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书本第2633页。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

3、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

4、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连乘、连除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混合运算两步式题。2掌握连乘、连除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重点难点1初步学会建立两步应用题的结构。2连乘、连除计算题的计算方法。教具学

5、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出示例1。每包有12条毛巾,每箱装4包,3箱一共有多少条毛巾?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发现数量问题,让学生了解情境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师:同学们,请看图,每包有12条毛巾,每箱装4包,3箱一共有多少条毛巾?同学们想一想,要求“3箱一共有多少条毛巾?”必须先求什么呢?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回答。生:可以先求每箱有多少条生:可以先求每箱有多少包师:如果先求每箱有多少条?该怎样列式?请思考一下。让学生讲出列式过程,若有错误,则纠正。师写出正确的计算式:1243483144(条)师:如果先求每箱有多少包呢?该怎样列式?请思考一下。让学生讲出列式过程,若有错误,则纠正。师写出正确的计算

6、式:43121212144(条)二、出示例2。绿化小队有4名工人,他们两天植树72棵,每人每天植树多少棵?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要求“每人每天植树多少棵?”你有什么解题方法?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回答。生:可以先求每天植树多少棵,再求生:可以先求每人植树共多少棵,再求师:如果先求每天植树多少棵?该怎样列式?请大家交流一下。让学生讲出列式过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列式:72243649(棵)师:如果先求每人植树共多少棵?该怎样列式?请大家交流一下。让学生讲出列式过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列式:724181829(棵)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交流一下。师引导,引出另外一种解题方法。72(42)9(棵)三、出示例

7、3。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求解方法。请不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自己的解题方法。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分步算式:2438(粒)815120(粒)综合算式:24315120(粒)比较交流: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请同学说一说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四、出示例4。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求解方法。请不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自己的解题方法。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分步算式:9436(人)3666(人)综合算式:9466(人)比较交流: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请同学说一说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能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把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合成了一个算式。师:像刚才的两个乘法算式,我们可以把它们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五、巩固应用。让完成教材第26页试一试和第27页试一试。让完成教材第31页试一试第1、2题。六、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与感受。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