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6 Part A 第二课时2_人教(PEP)(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3234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6 Part A 第二课时2_人教(PEP)(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6 Part A 第二课时2_人教(PEP)(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6 Part A 第二课时2_人教(PEP)(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6 Part A 第二课时2_人教(PEP)(2014秋).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能够熟练运用数字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2、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能结合数字和所学句型How manydo you see?I see进行相关对话游戏。“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

3、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在熟练地认知五个生单词的基础上,能在相关的情境中进行交际、运用。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4、。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数字thirteen,fifteen的发音和认读。课件 卡片(一)热身(Warm up):1.师生日常问候。2.Sing a song.播放数字歌,学生边打节拍边跟唱。(二)新课呈现(Presentation):1.教师让学生猜一猜有多少条鱼的图片:How many fish do you see?学生猜完后,教师把图片贴到黑板上,边贴边让学生大声数出来。引出单词fifteen并教读。(提醒学生fish的单复数形式一致)2.教师依次减少图片上鱼的数量,并询问学生:How many fish

5、 do you see?让学生用I can seefish.来回答。同时引出单词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并教读。3.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写有1115英文单词的气球,让学生认读单词。4.让学生把教师所给出的数字1115贴到黑板上与之相应的气球下面。5.教师出示115的单词卡,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6.找15个学生到前面各选择一个单词卡,然后按顺序排列。7.教师播放本部分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三)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报数游戏。教师请全班依次报数,报到15时又从1开始,但数到7的学生不能报数只能拍手,如果这位学生反应错了则游戏重新开始,全班顺利报完数即为胜利。2.完成Lets chant。(四)家庭作业(Homework):1.熟记本节课所学的5个关于数字的英语单词。2.用“How manydo you see?I see”句型询问和回答周围物体的数量。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五个表示数字的单词,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很无味,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我设计了不同的游戏和操练方法学习这些单词,然后我又引导学生用How manydo you see?I see来真实地运用这些数字,这样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化为了自己的语言,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