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相差数的应用题练习.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448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相差数的应用题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求相差数的应用题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求相差数的应用题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求相差数的应用题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相差数的应用题练习.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求相差数的应用题练习求相差数的应用题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练习五第1014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进行口算和解答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体会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教具准备:第13题问题的纸条。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应用题练习二、基本题练习1、小黑板出示应用题,要求口头列式计算。(1) 白兔17只,灰兔8只,白兔比灰兔多几只?(2) 羽毛球30个,乒乓球85个,羽毛球比乒乓球少几个?学生口答算式、得数,老师板书。同时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2、小结:两个数比较,从多的数里去掉少的一个数,剩下的就是多多少,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少的一个数少多少。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请小

2、朋友一起做第10题,3分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完成后集体订正。三、变式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11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说明题目中告诉我们哪几个条件,要求哪几个问题。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说说。这三个问题为什么都用减法?2、完成练习五第12题。四、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13题。(1) 口头提出用加法算的问题,再算出来。口头列式。(2) 口头提出用减法算的问题,再算出来。让学生先提一个问题,老师按学生提的问题用纸条贴出。用减法算的问题还可以怎样提?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

3、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学生换“多”或者“少”的说法后,老师进一步强调:美术组比科技组多几人,就是科技组比美术组少

4、几人,计算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30减去20。(3)让学生用其他不同的说法提问题。(如:科技组再增加多少人就和美术组同样多等)2、做练习五第14题。弄清题意。“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5、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口答第(1)题的结果。口答第(2)题,要联系具体张数,利用生活经验,必要时可以用线段图表示,说明小娟要给小林多少张。五、全课小结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六、课堂作业:练习五第14题第(1)题。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