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452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着重说明两点:(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的是用整数表示。(2)比的后项不能是0。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5253页比的意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在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

2、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2、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3、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4、通过主动发现的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5、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比的

3、意义。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 引入:同学们,2018年的北京将要举办什么盛会啊?(北京奥运会),在上届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么关于奥运会你都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播放奥运会的相关资料)在学生说出的资料中选出中国金牌数和俄罗斯金牌数:中国获得金牌32块。俄罗斯27块。你能列出算式表示中国与俄罗斯所得金牌块数之间的关系吗?(这里可能有学生列加减法,也可能会有除法。选出除法算式分析)3227表示什么意思?(中国得的金牌是俄罗斯的几倍)2732表示什么意思?(俄罗斯得的金牌是的中国的几分之几)2、联系奥运,分析题目在奥运

4、会上,你认为我国的哪块金牌的分量最重?(学生畅所欲言)如果没有人说刘翔,教师就稍微引一下新科110米栏奥运冠军刘翔用沉甸甸的金牌让轻视黄种人的人闭上了嘴巴,他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中国在田径短跑项目上的第一块金牌,下面我们就共同回顾一下刘翔的夺冠历程(播放刘翔夺冠视频)看了这一段内容我们都非常的激动,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那你知道刘翔的夺冠成绩是多少吗?(12.91)那你知道他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吗?如果我要你们列式来求该怎么求呢?(11012.91)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路程时间速度)看完奥运,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学校的事情3、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栾人璇你们这组同学起立。请其他同学数数他们

5、组女生几人,男生几人?你能用什么式子表示他们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之间的关系?(43和34,分别问学生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学校用150元买来3个小足球,每个小足球多少元?(请学生自己读题,说说每道题求的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列式?学生读题回答,教师板书(总价数量单价 1503)3、揭示课题:这些题都是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两种数量的关系的,在日常生活、生产和实验中,常常要对两种数量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比。(板书:比)研究比的意义。(板书完整课题)设计意图: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背景,设计形象而又蕴含一定的与数学问

6、题有关的情境,在开放性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活跃,并积极主动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变让我学为我要学。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比的意义。(1) 那么在刚才的例子当中中国得的金牌是俄罗斯的几倍,用3227,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成中国得的金牌与俄罗斯得的金牌数的比是32比27。那俄罗斯得的金牌是的中国的几分之几可以怎么说呢?(学生试着说:俄罗斯得的金牌数和中国得的金牌数的比是27比32)(2)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质疑:可老师还有个疑问,以上两道题都是对中国得的金牌数和俄罗斯得的金牌数进行比较的,为什么一个是32比27,一个是27比32?引

7、导得出: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2) 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你们能像这样把其他的除法算式都变一个说法吗?先同座位两个人互相说说看。(学生同座位两个人说)都说完了,那谁愿意站起来说一说呢?(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倍可以说成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比3)就这样依次说完。那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可以怎么说啊?(速度可以说成是路程与时间的比)那单价呢?可以怎么说啊?(单价是总价和数量的比)在我们常用的数量关系中还有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里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怎么说呢?(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总量个工作时间的比)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对比缺乏感

8、性上认知,所以以上的例子采用导、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的方法,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既节省了教学时间,也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3)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既可以用除法,又可以用比的方法。那什么叫做比呢?请同学们结合板书同位讨论一下。(前后四人讨论)汇报,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齐读)你们能不能自己举一个用比表示两数关系的例子?先说原题再把它改编成比的形式(学生自主举例,四人讨论汇报,教师板书)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例子的学习,使学生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

9、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用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的方式,抽象概括出比的意义,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4)练习:填空。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白球和红球个数的比是( )比( ),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是( )比( )。设计意图:这是一组对应练习,旨在强化学生对比的意义的初步理解。2、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以及与除法、分数的联系。(1)看书自学,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的意义,在课本的5253页还涉及到一些关于比的其他知识,你们想自己研究、探索吗?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可以在小组里讨论,然后汇报一下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开始吧!设计意图

10、:自学课本也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2)汇报。1:我学会了比的写法,3比4记作34。(让学生板演)问:这个叫做什么呢?谁愿意给它起个名字?(强调:写应该注意上下对齐,点要圆一点,它不同于冒号。)那么4比3、110比12.51又记作什么?(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34 43 11012.91又怎样读呢?思考:刚才大家学会了用的形式来写出两个数的比,除了这种形式,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11、呢?(指名板演)读作什么?还可以读作二分之三吗?为什么?(把34改写成分数形式的比,并齐读。)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站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高度重新组合处理教材内容。学生汇报过程中,由教师引导,把比号分数形式的比前移,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2:我学会了比的各部分名称。(结合34来说明)如果告诉你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你能想到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3:我学会了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问:那么怎样求比值呢?(前项除以后项的商)练习:(课件出示)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34 0.70.35 84 0.21/5想:比值通常可以是什么数?设

12、计意图:比值不同的四个比的举例,既加深了学生对比值意义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对比和比值的区别。4:两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比,看来比和除法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我们以前也学习过除法和分数的联系,那么比和分数之间是不是也有联系呢?(是)。出示思考题:比与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比与除法、分数又有什么区别?(以前后四人为小组,讨论填写)相互关系 区别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设计意图:以往教学比与除法、分数三者的联系,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费时费力,教学效果也不是最佳的。所以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讲授,让

13、学生借助教材、板书、计算机课件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自主学习。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5:我还知道比的后项不能为0。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明)三、多层练习,巩固新知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