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人教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460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人教版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人教版案例描述:教师出示小学数学(人教实验版)第10册第四单元90页例2: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分析:一、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关注生命,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广阔的数学田园中,在更高生命层次上进行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核心使命。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被点燃的火把。”人的后天发展潜力巨大,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新型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对教学过程进行“弹性化”设计,由“计划”走向“生成”。;老师应随时抓住契机,及时调度自身教学行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现机

2、会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跳出思维的樊篱,开掘丰富多彩的结论。“以人发展为本”,“让课堂所蕴含的生命活力得以释放”,这正是教育的本身所在,也是新世纪每位教师应确立的教育核心理念。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

3、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二、学生是创造的“人”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

4、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弗赖登塔尔认为:每个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都可以根据自

5、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每个人有不同的“数学现实”,因而可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本节课,学生的五种“新发现”,已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支持学生在动口、动脑,以及亲自经历中,将认知与已有的数学经验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用心呵护学生的“不同想法”,鼓励学生多思维、多角度的进行“再发现”、“再创造”。这样的“创造”成果,学生无需记忆,无需背诵,却能终生受用。三、给孩子一片创造的蓝天“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把握好学生“创造”的良机,为“创造”提供广阔的时空和肥沃的土壤。“这节课你

6、还有新发现吗?”主动创设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课堂教学佳境,只要学生持之有据,道之有理,教师均应予以赏识和鼓励。我为这节“不太成功”的课而无怨无悔!因为已让学生创造之蕾盛开,生命之花怒放,课堂成为了孩子们放飞心灵的天空“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