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说课稿.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538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3的乘、除法。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已经学会用10的乘法以及5.2.4.8.7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3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7的乘法口诀类似,包括例题、练一练。在例题中编出乘法口诀,在练一练中用乘法口诀算乘法。由于学生在已学的乘法口诀时已有编制口诀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教材在这里创设了活动情境,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

2、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实践3的乘法的形成过程,理解3的乘法含义,培养他们的探究和推算的能力。2、熟练掌握3的乘法,并会用3的乘法口诀求商。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手机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重点难点:1、理解3的乘法意义,编撰乘法口诀,熟练进行3的乘除法运算。2、会用3的乘法口诀求商。二、说教法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推导3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

3、学习积极性。三、说学法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一、迁移与感知1、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2、通过抢气球抢答口算。3、情景导入师:出示幼儿三轮车,一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就是一个3,两辆呢,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呢,就来学习下3的乘、除法。等我们学过后呢,再来帮小兔子解决它的难题。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一)主动建

4、构3的乘法1、观察与思考出示媒体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思考、感知。2、操作与感悟(1)学生独立完成:画弧线、填数、写出几个几。(2)交流描述强化乘法含义。放手让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描述,让学生深深体会3的乘法的产生,充分理解3 的乘法意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3、探寻规律合编口诀(1)独自推算下列一组算式的积(2)想一想:这一组乘法题有什么规律?(3)编一编a、想一想,编口诀时要注意什么?b、同桌合编3的乘法口诀。在推算出一组乘法算式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并让学生想一想,编口诀时要注意什么?而后让学生两人合编口诀可以大大降低编撰口诀难度。(4)说一说a、指名介绍所编的乘法口诀b、说说

5、编乘法口诀时你是怎么想的?板书乘法口诀(5)看看想想:3的乘法口诀中有几句是新学的?4、自寻方法熟记口诀(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记3的乘法口诀a、给学生1分钟熟读口诀b、赛一赛:看谁背得又对又快。c、讲一讲:熟记口诀的方法5、独立写出交换题。(写后看书校对)自寻方法、熟记口诀,给学生一分钟自由空间,教师要巡视,指导学生快读,比赛时请好学生引领,再分小组背,男女生背,学生会兴趣盎然,不要两分钟就能解决问题。(二)互动推出3的除法1、小组合作找出三六十八的兄弟姐妹。2、交流核对板书如下三六十八36=18 183=6 63=18 186=3 3、在找三六十八的兄弟姐妹时,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熟悉

6、加减法的兄弟姐妹,将它引进乘除法,学生很容易掌握,并且能加深对乘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三、有关3的乘、除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做到看清题目,理解题目,能灵活应用3的乘法口诀)p43 题1、每束花里有3朵郁金香,小亚买了6束花,里面一共有多少朵郁金香?算式:36=18(朵)答:里面一共有18朵郁金香。师:做这个题目时,小朋友们一定要先弄清楚图意,想一想这里有几个几。然后运用相关的口诀就能很快的得出结果。p43 题2、二(1)班有24个人参加环保活动,每组3人,可分几组?算式:243=8(组)答:可分8组。师:这道题的已知信息时有24个人参加环保活动,每个组3人。要求可分为多少个组,就是把24分成几

7、组才能得到每组三人,求的是组数,用除法计算。p43 题3、窝外有3只小鸡。窝里的小鸡只数是窝外的3倍,窝里有几只小鸡?算式:33=9 (只)答:窝里有9只小鸡。师:这道题已知的信息是窝外有3只小鸡,而窝里的小鸡是窝外的三倍,就是求3只小鸡的3倍是多少,求的是窝里小鸡的总数,用乘法计算。p43 题4 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巩固复习拓展练习(熟悉并巩固3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应用)1、拓展a、12=()3 24=()2b、3=()()=()()=()()此环节看似多了一点,但在处理上较灵活:题1、题2采用口答,题3、题4直接写答案,在时间上可以快许多。拓展题是将所学知识进行适当延伸。要练说,

8、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

9、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五、总结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2、为什么要对熟记3的乘法口诀?六、课后作业练习册3的乘除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