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四上:小数加减法 练习题(5).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545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数学四上:小数加减法 练习题(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教版数学四上:小数加减法 练习题(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教版数学四上:小数加减法 练习题(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数学四上:小数加减法 练习题(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数学四上:小数加减法 练习题(5).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数学四上:小数加减法 练习题(5)一、口算。3.2+1.8= 0.9+0.6= 0.1 0.01= 1.2 0.121 0.385= 3.2 2.3= 0.76 0.38 = 15 7.35 2.652.1+0.2= 0.3+0.7= 3.6+1.6= 7.5-0.5= 3.7-0.9=2.13-0.02= 3.51+0.2= 102+0.3= 1.12-1.02= 4.5-0.01=二、火眼金睛辩对错,并且改正。( 1 ) 12.45 1.35 0.65 ( 2 ) 21.32 ( 6.32+8.3 )=21.32 6.32+8.3 =12.45 ( 1.35+0.65 )=15+8.

2、3 =12.45 2=23.3 ( ) =10.45 ( )三、竖式计算(前 2 道验算)4.9612.712.618.94 7.2936.4176018.714.598.72118.45四 、用简便方法计算。(1)27.3+73.2+72.7 (2) 585+189+215 (3) 5.85 1.75 0.25(4)768 274 126 (5) 5.85+1.89+2.15 (6)24.8+14.6+15.4(7)42.5 22.17 7.83 (8) 3.8+1.37+6.2+12.63( 9 ) 17.05 (2.05 6.4) ( 10 ) 3.73+5.28+4.27+4.72五、

3、 小小裁判员( 1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 2 ) 小数都比 1 小 ( )( 3 ) 30 、 37 里面有 37 个 0 、 01 (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二1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二位是( )位, 计数单位是( );第三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整数部 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 )。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 、 比大小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的,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

4、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1.205 1.250 0.50.49 3.02.992.630 2.63 1.80.9 8.6528.658.099 米 8.1 米 4.5 千克 5.4 千克7.80 元 7.8 元 0.28 元 0.29 元0.33 分米 0.31 分米“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

5、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5.6 5.7 5.8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

6、,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2.25 2.26 2.27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