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乘法(1)_冀教版(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563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乘法(1)_冀教版(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乘法(1)_冀教版(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乘法(1)_冀教版(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乘法(1)_冀教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乘法(1)_冀教版(2014秋).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一)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材分析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

3、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从本单元开始,学生将开始接触乘法的学习,表内乘法是学习乘法的开始,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乘法、26的乘法口诀。本单元的学习将为以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

4、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将乘法计算的教学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通过“游乐场”、“数梅花鹿”等情境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了乘法。先是结合“游乐场”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学习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出来。然后结合“数梅花鹿”情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训练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和连加的算式写出两个乘法算式,让学生了解到乘法的运算的简洁性。在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材接着安排了26的乘法口诀学习,2、3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在学习时主要让学生通过摆花片、摆三

5、角形等数学活动探索并归纳出乘法口诀,然后才引导学生用口诀计算,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的动手操作和归纳乘法口诀的活动,初步体会到乘法计算的奥妙和乐趣,了解到乘法算式和口诀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了2、3的口诀后,教材将4、5、6的口诀依次呈现出来,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的经验,接受起来并不困难,教材充分利用每个数字的特征安排学习活动,如:学4的口诀时,让学生用小棒摆正方形,利用五星红旗每颗星都有五个角的典型事例来归纳总结5的乘法口诀,结合昆虫有6条腿的事例学习6的口诀。本单元编排上有以下特点:(一)教学资源丰富、有趣而有层次,使学生形成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突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二年级的学生侧重于直观思维

6、,教材组织学生进行多样的,有层次的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去认识乘法的意义,归纳乘法口诀,不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二)结合具体的情境,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和表达,初步培养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教材安排的主题情境图组织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观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题意,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的过程中,将实际问题与乘法联系起来。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经历由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2.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角度思考、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的过程,能根据一个具体情境和连加算式写出两个乘法算式。感受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

7、系。3. 通过摆花片、摆三角形、摆正方形等数学活动,经历2、3、4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4. 结合五星红旗每颗星有5个角、昆虫有6条腿的典型事例,经历学习、总结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5.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体会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方法。6.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使用口诀正确地计算。7.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归纳乘法口诀的活动,初步体会乘法算式和口诀之间的联系。8.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熟记26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正确计算。难点: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能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经历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

8、。教学建议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认知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教材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加法和乘法的转变,突出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循序渐进的了解乘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经历26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体会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也为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做好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建议老师们注意以下几点:(一)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直观表象,突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1.利用教材上生动形象的情境图,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的观察获取信息,并列出加

9、法算式,促使学生概括加法算式的特征,以此了解乘法的产生和学习乘法的意义,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转换,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2. 在活动和练习中,巩固相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运算的简洁性和实用性,不断提升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掌握归纳乘法口诀的方法。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自信心和愉悦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数学活动的顺利开展。2. 鼓励学生及时回顾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课时安排本单元用

10、7课时完成教学课题课时认识乘法2课时2、3的乘法口诀1课时4的乘法口诀1课时5的乘法口诀1课时6的乘法口诀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总计7课时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乘法(1)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6页、17页,认识乘法。教学建议:本课是学习乘法的开端,对于以后的乘除法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材通过“游乐场”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素材,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快乐地去发现、解乘法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让新知顺畅自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易于接受。在数学活动中,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主线,充分的放手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更

11、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经历由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激趣师:小朋友们,你喜欢去游乐园吗?喜欢玩什么游戏?生1:我喜欢玩过山车生2:我喜欢玩碰碰车2.创设情境。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游乐场去玩,小朋友们开心吗?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1.探索规律。师:(出示“游乐场”情境图)谁能

12、说一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有些小朋友在跳绳,他们3人一组,有2组呢生2:有些小朋友在玩碰碰车,他们2人一组,有4组生3:有些小朋友在坐过山车,他们是4人一组,有5组师:小朋友们能根据看到的这些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生1:有多少小朋友在玩碰碰车?生2:有多少小朋友在跳绳?生3:有多少小朋友在玩过山车?师:谁能解答刚才提出的数学问题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228 3364444420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每个算式的加数都一样。2.呈现新知。师:像这样加数一样的算式还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这就是

1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乘法)师:小朋友们仔细的观察一下,第一个算式中的加数是几?生:2师:有几个2?生:有4个2师:第一个算式中加数是2,有4个2连加,所以写成乘法算式是:24=8也可以写成42=8师:算式中的就是乘号,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和,除了用加法计算,还以用乘法计算,小朋友们能试着将其他两个加法算式改为乘法算式吗?生1:3+3=6可以写成32=6或者23=6生2:4+4+4+4=20可以写成45=20或者54=203.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师:“”乘号在乘法算式中读作“乘”,你能试着读一读我们刚才写出来的乘法算式吗?生1:24=8读作:二乘四等于八生2:42=8读作:四乘二等于八师

14、: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剩下的乘法算式。(学生分组读乘法算式)三、巩固拓展,实践新知。1.师:小朋友们,你能自己写出这样的连加算式并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在小组内实际练习一下吧!(学生小组内互相出连加算式,让其他伙伴改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2.填空。5+5+5+5=20,表示有( )个( )相加,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或( )。4个3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或( )。“”就是( )号。78=56读作( ),( )个7相加等于56。3.看图写算式。加法算式: + + + = 乘法算式: = 答案:2. 4,5, 45=20或54=2043=12,34=12乘七乘八等于五十六,83

15、.3+3+3+3=12, 34=12, 43=12四、达标反馈。1.教材“练一练”第1,2题。2.判断正误。 ( ) 8+8+8+8=48 ( ) 3+3+3+3+3+3=37( ) 9+9+5+9=49( ) 6+6+6+6+6+6+6=76( ) 1+1+1+1+1=1+53.小蜜蜂,采蜜忙。5个3相加6个4相加3+3+3+38+8+8+8463534484. 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加法算式:乘法算式:答案:1.加法算式: 3+3+3+3+3=15乘法算式:35=15或53=152.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谁能跟大家谈一谈?生1: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

16、乘法计算,读写更加简便生2:乘法就是加法的简便计算,乘号和加号样子都差不多呢生3:我会将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算式,用这个相同的加数和加数的个数相乘,前后位置可以交换六、布置作业1. 填空。42=8读作( )。64可以表示( )个( )连加,也可以表示( )个( )连加。7+7+7+7=( )4。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参加拔河比赛的有多少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3.有多少小朋友在玩跳皮筋?加法算式:乘法算式:认识乘法(1)4+4+4=12 2+2+2+2=8 3+3+3+3+3=1543=12 24=8 35=1

17、534=12 42=8 53=15 乘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认识乘法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乘法认识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乘法,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能正确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本节课还要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几个几”的理解。本课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儿童游乐园游戏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算出各个游乐项目的人数,引导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注意让学生观察图形,如小火车、碰碰车,他们是几个几个坐在一起的,有几组等等,初步体会“几个几”。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后面再引入乘法时,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学生在练习最后的将连加改写成乘法的训练题时,会非常的轻松。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