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8课时 倍的认识(一)_西师大版(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588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8课时 倍的认识(一)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8课时 倍的认识(一)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8课时 倍的认识(一)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8课时 倍的认识(一)_西师大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8课时 倍的认识(一)_西师大版(2014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8课时 倍的认识(一)u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

2、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内容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科书第82页的例1,例2,第83页的课堂活动第1,2题。,第84页的练习十九第1题。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u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

3、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学提示 “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等方法

4、加深对“倍”的认识和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u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u 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 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圆片 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u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5、教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贴圆片,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贴的?第一行:(1)学生观看后齐答:老师贴了2个圆片。2.教师:我第一行贴了2个圆片,我开始在第二行贴,请仔细观察,老师又是怎样贴的呢?第二行:(1)学生:老师第二行贴了6个圆片(2)集体订正3.教师:你看了老师贴的圆片,你又发现了什么?(1)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回答:第二行比第一行多4个;老师贴的是2个一组,2个一组的.(4)集体订正4.教师:如果老师继续贴下去,你猜猜看,应该怎么贴?(1)指名回答:应该还是2个一组,2个一组的贴。(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同时贴圆片.5.教师:这样2个一组,2个

6、一组的贴下去,我们通常用省略号表示。教师板书:第一行: 第二行: . . . . . . .6. 教师:我们看省略号前面的这些圆片,你们觉得现在第二行又几个这样的2?(1) 指名回答:4个2.7. 教师:第二行贴了4个2,我们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4个2。第一行有1个2,第二行有这样的4个2,我们就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请同学们一起来说一遍。(1) 学生一起说(2) 指名说(3) 同桌互说8. 教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1) 指名回答:第一行有1个2,第二行有4个这样的2,我们就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2) 集体订正9.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有关“倍”的

7、知识。教师板书:倍的认识【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贴圆片,发现第二行比第一行多4个,以及第二行是2个一组,2个一组贴的规律,通过比较,渗透“倍”是有两个数量相比较产生的。同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几个几”为新知做好了铺垫。】2、 探究新知 教学例1.1. 教师:请同学们准备好小棒,按照老师的要求来摆。第一行一次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6根小棒,每次摆3根。(1)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两行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1) 指名回答:第一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二行小棒根数的一半;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小棒根数的2个那么多.(2)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3. 教师:第

8、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小棒根数的2个那么多,还可以说成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2倍。如果用数来表示,就是6里面有2个3,也可以说成6是3的2倍。 教师板书:6是3的2倍4. 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我们的操作过程,然后说一说怎么表示的,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1)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2) 指名复述过程(3) 集体订正3、 巩固练习 第一题: 继续摆小棒1.教师:我们接着摆,第一排不变,第二排摆4个这么多。(1)学生按照老师要求摆小棒,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2.教师:用倍比较怎么说?(1)指名回答: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4倍。(2)集体订正3.教师:你是怎么想的?(1)

9、指名回答:一看就知道。第二行里面有4个第一行这么多,所以是4倍。(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说的很好,能根据两个数,用“倍”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来。 第二题:课件出示: 8和4 12和3 1.教师:请同学们看数字,先摆小棒,然后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1)学生动手摆小棒,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同桌之间进行交流,互说谁是谁的几倍(3)指名台前展示,边摆边说(4)集体订正第三题:课件出示例21. 教师:观察主题图,数一数,红花油多少朵?黄花有多少朵?(1) 指名回答:红花油10朵,黄花有2朵。(2) 集体订正2. 教师:把2朵花看作1份,在教科书上圈一圈。并完成下面的填空。(1) 学生

10、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作业展示(4) 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圈一圈,交流活动-议一议,巩固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含义,经历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理解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这个数就是它的几倍”,初步建立了“倍”的概念,促进了学生对“倍”的意义的进一步感悟和把握。】4、 达标反馈第一题:课堂活动第1题课件出示:要求:同桌之间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说谁是谁的几倍。第二题:课件出示: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9里面有( )个( ), 是 的( )倍。第三题:课件出示:说一说。 12和4 15和5 21和7 42和6 第四题:练习

11、十九第1题。答案:第一题:略第二题:3 3 3第三题:12里面有3个4,12是4的3倍; 15里面有3个5,15是5的3倍; 21里面有3个7,21是7的3倍; 42里面有7个6,42是6的7倍。第四题:4 4 8 8 9 9【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摆小棒,初步建立“倍”的概念;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体会“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这个数就是它的几倍”,获得“倍”的初步感悟。】5、 课堂小结1.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集体订正,教师做最后总结:同学们,只要你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你就能体会到数学王国里景色的迷人,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现在我们一起踏上幸

12、福快车,去感受愉快的数学之旅吧。【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注重学生感受与体验的交流,并给学生质疑与反思的时间和机会。】6、 布置作业 第一题:练习十九的第3题 第二题:练习十九的第4题 第三题:圈一圈,说一说第四题:填一填茄子的个数是萝卜的( )倍。第五题:思考题 电话号码:8 6 2 7 1 5 4 3,这些数字里面有没有我们今天学到的倍数关系呢?答案:第一题:3 5 5 3 1 9 7 8 6 第二题:8 4 2 8 36 9 6 3 81 7 7 8 第三题:6里面有2个3,黄花是兰花的3倍。 第四题:7 第五题:8是2的4倍 8是4的2倍 6是2的3倍 6是3的2倍7、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第一行: 第二行: . . . . . . . 8里面有4个2 8是2的4倍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一方面进步巩固和验证所学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克服单调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效果能有很大的提高,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