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绕画_沪教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608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绕画_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绕画_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绕画_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绕画_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线绕画_沪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趣的线绕画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

2、,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类别:综合材料课时建议:约12课时隐性渗透:引发对材料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通过绳线一笔画的造型展开联想“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

3、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准备:学具:各种绳线、胶水、油画棒等教具:范画、图片资料、有色卡纸等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

4、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在绕线活动中,发现有趣的形象创意与表现:体验不同线条产生的艺术魅力欣赏与评议:介绍自己的作品,欣赏点评同伴的作品作业要求:基础层面:学会粘贴绳线,并简单想象添画拓展层面:创作有主题有内容的绳线想象画探究层面:利用绳线的不同材质开展各

5、种联想作业内容:用线绳绕一幅作品知识要素:学习线条的变化技能要求:学会用胶水一笔画的同时把绳线粘上教学重点:运用各种材质的绳线,绕成作品教学难点:在一笔画基础上展开联想要注意的问题:粘绳线的过程就是随意造型的过程,切忌用铅笔勾线教学环节:1.体验与发现 选择收集各种不同的绳线,有粗有细、有深有淡,尤其是利用废弃的绳线做为创作的材料。 提出问题“绳线能作画吗?”讨论如何作画的方法。 选择既方便粘贴又带有想象的方法,如“绳线一笔画”等进行创作。2.感觉与尝试 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色卡纸上任意绕出图形。 学生讨论线绳绕成图形的方法。 (1)先想,再根据自己意愿绕成图形。 (2)绕出不规则的图形。 讨论

6、线条的疏密关系,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做适当的调整。3.想象与创作 用胶水在色卡纸上随意地一笔画,同时逐步粘贴上绳线。粘贴的过程,是发现造型的过程。 讨论想象这幅绳线一笔画的造型,会创作出一幅什么内容的作品。 (1)绳线的组合象什么,如象小狗,再用油画棒添画上眼睛。 (2)用油画棒简单衬色,点缀主要部位,使之突出再造的作品。4.展示与评论互评,在作品展示中从绳线的材料分析画面的效果,即你选择绳线的粗细等是否与画面有关。 绳线粘贴得是否流畅。 是否有想象添加的内容,对有创意的学生表扬鼓励。教学研究一、儿童经验 一笔画是绘画游戏和学习绘画常用的方式,用胶水粘贴绳线一笔画,更适合课题的效果,对于课题中

7、一笔画的要求是随意的,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操作,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用绳线也能作画,对他们来讲有种创意感。让学生除了解笔能画画,绳线也能作画,并能产生独特的效果,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拓宽学生对美术概念的理解。二、相关背景 绳子具有柔软性特点,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材料也是开发儿童想象力的有效载体。在课桌上可以用细绳子,在操场上可以用粗长的大绳子,总之可根据场地大小选择绳子。如果是全班用一根很大的绳子在操场上表演绕线画,学生是非常激动的。他们的此举是否可称为“行为艺术”?三、教法提示(一)教学思路(指引) 1.收集各类生活中不用的绳线,如麻绳、草绳、包装绳等等,提出绳子能作画吗?让学生讨论绳子如何作画

8、,引导学生不用笔勾画轮廓线也能作画。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作线绳画,从中获得制作的步骤,并了解具象和抽象两种造型都是可以的。 3.出示绳子粘贴画,让学生感受与画笔作画的不同和兴趣。 4.以小组形式玩弄绳线,摆放绳线,使绳线出现随意的痕迹,并想象他能创造出另外一幅图,同时加以添画。(二)操作技能(提示) 1.用胶水在有色纸上随意的慢慢的一笔画,同时用绳线沿着胶水的痕迹粘贴上,速度要慢,在胶水未干时手不要随意移动,否则会影响粘贴的效果,待绳子粘牢之后,再继续往下粘直至绳线粘贴完毕。 2.将线绳随意在纸面上绕动,产生有疏密节奏的画面,如不理想可依调整,直到自己看了满意为止,调整时可以针对疏

9、密关系的不均衡,也可以针对其造型略加修改。确定以后,用带尖头的胶水把它先注入到交叉密集之处固定线绳,然后再选其中关键之处加以固定,胶水注入时,只要紧贴在绳线一侧既可,然后将线绳推动45,就粘合在一起了。 3.可转动绳线粘贴的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油画棒添加,使想象的内容更完善。 4.也可2人一组合作绳线粘贴画,用借形想象的方法,使画面添加完整,并取一名字。 5.也可小组一起讨论组内同学的作品,选择最理想的想象内容,使画面更富有创意。 6.有时间允许的话,可简单上色讨托背景,添加相关内容。四、教学渗透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想象合作能力。 2.本课适合于2人一组合作,养成互助合作的精神。 3.收集平时废弃无用的绳线,用来作画,同时也增强环保意识。 4.通过新的品种作画,体会线条在作品中的作用。五、评价内容参考 1.学生自评,我选用什么质材的绳子,创作了一幅什么样的作品。 2.学生互评,评出具有想象创造能力的作品,并为之加“星”,看谁的作品星数最高。 3.教师点评,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具有创意,又能与绳线质感相联系的作品。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