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2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627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2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2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2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2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2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2014秋).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时 2的乘法口诀u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学内容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2、”。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科书第7页的例1、例2,第8页课堂活动第1,2题。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的乘法。u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

3、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

4、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学生对于2个2个地数数比较熟悉,因此,教材先安排了2的口诀,便于学生找到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熟悉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一起探究、互相质疑、互相评价等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u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乘几的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感悟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的

5、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2的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u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2 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 的乘法 难点: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u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u 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1.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看来,大家对大熊猫了解的可真不少。今天,大熊猫家请客,来了好多客人呢,熊猫爸爸妈妈在外面照顾客人,你们看,熊猫宝宝在做什么呢?课件展示情景图。(1) 学生仔细观察图(2) 指名回答:熊猫宝宝在餐桌边摆放筷子呢!它还一边摆,一边数:1双2根、2双4

6、根9双18根。它真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3) 集体订正【设计意图: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引入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探索新知1.教师:请同学们也学着熊猫宝宝的样子,用手中的小棒代替筷子,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1) 学生一边动手操作,一边说着。 教师在学生摆时巡视指导。(2) 指名到黑板前演示摆的过程。集体订正。 如果出现个别学生先摆1根,再摆1根,然后将2根凑成1双的情况,让这个学生也到板前演示,集体订正中说出错误原因。2.教师:熊猫宝宝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课件展示表格)。请你仔细观

7、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1) 学生观察表格,独立思考(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3) 指名汇报。第一发现:1双筷子是2根;2双筷子是4根;3双筷子是6根;4双筷子是8根;5双筷子是10根;6双筷子是12根。第二发现:每增加一双筷子,就会增加2根。第三发现:相邻的“双数”都相差1,而相邻的“根数”都相差2。(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你观察的真仔细,句子说的也很完整。3.教师:相邻的“双数”都相差1,而相邻的“根数”都相差2。原因是:每增加1双,根数就增加2根。4.教师:请你再仔细观察并且思考如下问题:一双筷子2根,很简单就知道,那6双筷子是12根,这个12根是怎样很快得到的呢? (1

8、) 学生小组内交流。(2) 指名汇报,同时说明想法。 第一种方案:一根一根地数 第二种方法:2+2+2+2+2+2=12(根) 第三种方案:26=12(根)(3)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同学们用了三种方法,算出了6双筷子是12根,都不错。5.教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1) 指名回答,并说出喜欢的理由。(2) 教师及时肯定。6.教师: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你喜欢的算式来表示出2双、3双、4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2)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分类板书。(加法一类,乘法一类)板书:2+2=4 22=42+2+2=6 23=6 或 32=6 2+2+2+2=8 24

9、=8 或 42=82+2+2+2+2=10 25=10 或 52=10 2+2+2+2+2+2+2+2+2=18 29=18 或 92=187.教师:请同学们看板书,你发现了什么?(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加法算式写的很长,比较麻烦;乘法算式写的短,简便;一道加法算式,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8.教师:如果这些乘法算式有口诀,那算起来就非常快乐,今天我们就来编一编“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2的乘法口诀。9.教师:谁能试着编一下2的乘法口诀?(1) 学生独立思考。(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各抒己见,不管学生编成什么,教师都要给予

10、肯定。(4) 集体订正。(5)教师重点引导:以22为例:前面一个因数是2,我们就在乘法口诀中把二放在最前面;后面这个因数2就把它放在二的后面;所得的积放在两个因数的后面。由此得出2的乘法口诀的第一句:二二得四。它就表示22等于4。板书:二二得四。10.教师:请大家按照这个方法试着编一编23,24的乘法。口诀。(1) 学生模仿编写。(2) 指名回答: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3) 集体订正 ,教师及时鼓励。(4) 教师板书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教师:同学们编的2的口诀真好,请同学们继续把25,26,27,28,29,的乘法口诀编出来吧。(1)学生试着编写。(2)小组内交流。(3)指名回答:二五得一十

11、 二六得十二 二七得十四 二八得十六 二九得十八。(4)集体订正。(5)教师重点引导:像这样,我们就把乘积满十的口诀中的“得”字去掉,说成“二五一十”,这样口诀里都是四个字,说起来顺口。(5)教师板书: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11.教师: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每一句口诀的第1个数都是“二”;每一句口诀的第2个数是按照从29的顺序来写的。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在教师的引导示范下,根据乘法的意义自己经历编口

12、诀的活动,并探索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既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也让学生初步感悟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加深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12.教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摆的小棒,(教师边摆边说:每次摆2根,摆了3次),谁能根据老师摆的小棒,说出乘法算式,并用口诀说出得数)(1) 指名说算式和口诀:23或者32,口诀二三得六(2)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13.老师: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摆,一人说用什么乘法算式表示,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1) 同桌合作,交换角色进行。(2)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3) 共性问题,台前展示,集体订正。【设计意图:紧接新课后插入操作练习,进一步让学生在动手操

13、作中直观形象地感悟几个2的和、乘法算式、口诀之间的联系,促进对2的乘法口诀的掌握。】14.教师: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件展示例2情景图。(1) 指名回答:2个小朋友1组,有4组小朋友,共有多少人在滑冰?(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和计算出得数。(4)指名汇报算式和所用乘法口诀:24或者42,口诀“二四得八”。(5)集体订正。(6)教师重点引导:算式24或者42都用同一个口诀“二四得八”得到结果。原因是:在编乘法口诀时,通常将两个因数中较小的一个编在前面。所以计算42仍然用“二四得八”这句口诀。【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实际上是2的乘法口诀的实际运用,通过应用一方面让学生体

14、会到应用口诀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乘法问题,感受口诀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同时,通过实际应用积累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的思考经验,促进学生对口诀的掌握。】三、巩固新知1.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第2题的第一幅图。(1)教师:谁说说第一幅图的游戏规则。(2)指名说。对口令。一学生说口诀的前两个字,另一学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3) 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例如:教师说二六,学生说十二。(4) 同桌合作,游戏进行。(5) 指名同桌演示游戏。(6) 集体订正。2.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第2题的第二幅图。(1)教师:谁说说第二幅图的游戏规则。(2)指名说。对口令。一学生说乘法口诀,另一学生说两个乘法算式。(3)教师和

15、一名学生示范:教师:二四得八;学生:24=8 42=8(4)同桌合作,游戏进行。(5)指名同桌演示游戏。(6)集体订正。【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促进学生对乘法口诀的逐步熟练掌握。】4、 达标反馈1.根据算式说口诀。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说一说该用哪句口诀计算算式的积吗?23= 25= 28= 23=2.看谁算的对。(1)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算式:-,口诀:-(2) 一共有多少朵花?算式:-,口诀:-3.想一想,填一填。一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二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三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四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

16、-或-,口诀:-答案:第一题:二三得六 二五一十 二八十六 二三得六 第二题:(1)算式:23=6(只)或32=6(只),口诀:二三得六 (2)算式:35=15(朵)或53=15(朵),口诀:三五十五第三题:一个同学有(2 )双手,乘法算式:21=2(双)或12=2(双),口诀:一二得二。二个同学有( 4 )双手,乘法算式:22=4(双),口诀:二二得四。三个同学有( 6 )双手,乘法算式:23=6(双)或32=6(双),口诀:二三得六。四个同学有(8 )双手,乘法算式:24=8(双)或42=8(双),口诀:二四得八。5、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

17、时鼓励。(2) 教师重点强调: 我们这节课,同学们不但学会了编2的乘法口诀,而且还学会了用2的乘法口诀算出乘法算式,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6、 布置作业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得六 二六( ) ( )十八 二八( )2.画 表示乘法算式。(1)22 -(2)52 -3.练习二的第1、2、3题第一题:填表。第二题: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第三题: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口诀。答案:1.二三得六 二六十二 二九十八 二八十六 2X3=6 2X6=12 2X9=18 2X8=16 3X2=6 6X2=12 9X2=18 8X2=162.(1) (2) 或者 3. 第一题

18、:6 8 10 12 14 16 184. 第二题:二二得四 二五一十 二八十六 二三得六 二六十二 二九十八 二四得八 二七十四 5. 第三题:14 二七十四 6 一六得六 10 二五一十 6二三得六 8 二四得八 8 一八得八 16 二八十六 18 二九十八 14 二七十四 4 二二得四 5 一五得五 7 一七得七7、 板书设计: 2的乘法口诀 2+2=4 22=4 二二得四 2+2+2=6 23=6 二三得六 2+2+2+2=8 24=8 二四得八 2+2+2+2+2=10 25=10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2+2+2+2+2+2+2+2+2=18 29=18 二九十八

19、8、 教学反思: 2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乘法口诀,但是同学们已经能熟练的2个2个地数,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探索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在尝试编口诀时,我让学生说说想法,为什么这么编,巧妙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记忆口诀是本节课的重点,不能只让学生单纯的背,更多的是体现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了不同的题型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所以教材安排的课堂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无意识记忆,其记忆的效果比强记忆省劲。这些游戏的练习,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口算熟练程度和兴趣,使学生从大量的抄写与背诵中解救出来。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