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637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的灵活性是创造力的基础,它是不可缺少的智力品质。数学教学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力,首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活跃学生思维。教学中怎样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呢?一、抓好基础知识教学,通过课堂自学活跃思维。课堂教学要注意从基础知识抓起,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地观察、联想,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通过推理,论证,发现结论。课堂教学不能没有法,但又不能采取固定不变的方法;有一条原则必须遵循,那就是不能单纯地把数学知识作为结论交给学生,而应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过程,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学会知识,也学会数学思维方法。如,课堂教学可采劝看,议、分、归”的方法

2、组织教学。通过看书发现问题,根据教学所给题目,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再互相议论、研究。然后由学生分析或教者启发,引导,使每个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思维状态。这样能调动学生积累的全部智慧和热情。最后教者或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练习、作业。这样,学生学得容易、有趣、灵活,既掌握了双基,又活跃了思维。二、命题的开放型会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让学生做开放型的题还是做封闭型的题,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开放型的命题,会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消除学生被动地记公式、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有利于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例如,“以边长为和的矩形的顶点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顶点落在上时,

3、矩形旋转扫过的图形面积为多少”?这样给学生创造意境,去探索、去研究图形的形状。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练习了扇形和矩形的面积的求法。又如:可把“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换成“以已知线段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的轨迹是什么?”这样做,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有利。也可以把一些问题结论给出,去探求已知。如“过的顶点做其外接圆切线,交的延长线于,求证:面积:面积。”题设可换成“作的外接圆,为的延长线上一点”,结论部分可换成:点在什么位置时,的面积:的面积”这样可培养学生由求证探索已知良好的分析问题习惯。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4、“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三、用一题多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5、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适当变换题目的条件、结论、叙述形式,或变换图形,把一道题变成有关的几道题,这种方法能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题和解题的能力。如“两圆内切于点,大圆的弦交小圆于点、。求证:”可变换成“两圆内切于点,大圆的弦切小圆于点,求证:。再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两题中的两圆相切改为相交又应怎样证出呢?通过比较,鉴别,进而达到不仅会解一题,而且会解一类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

6、维能力。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又如:“以任意三角形两边,向外作正三角形和,、相交于。求证:”。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这个图形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能提出()平分;()求的度数。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引导提出()、或、四点共圆。若再添条件:、分别为、的中点,与有何关系?。这样的思维训练能使学生展开联想,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