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一).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657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运算(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混合运算(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混合运算(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合运算(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运算(一).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混合运算(一)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

2、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 78 79 54636 63 97 654816 549 4718 2176018 78 54 862先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再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最后算出结果2486 369 47105 2876学生算出结果后,师生共同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二)学习新课1教师谈话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上面同学们口算的四个两步混合式题,也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结果,怎样

3、进行书写呢?请同学们共同研究一道题。2出示例1 47125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脱式计算的步骤,教师可逐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这道题都含有哪些运算符号?(2)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3)第一步计算得多少?写在哪儿?第二步计算得多少?写在哪儿?这样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脱式过程。例1 47125355403教师出示:481637 5497让学生尝试性地做一做,以模仿例1的书写格式,使学生初步学会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并请两个学生到黑板板演:学生甲 4816376437 64是哪一步计算结果?27学生乙 549767 “7”照写下来,为什么?42学生完成后,教

4、师可提问旁注,强调两道题的书写步骤,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上述三道题计算时的书写格式。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清楚:(1)每道题第一步计算结果,都要写在第一行的下面。(2)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要照抄下来。(3)在算式下面第二行要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4)左边的等号上下要对齐。4教师出示例2 6350 5063然后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这两个式题各含有什么运算符号?和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设问:“这样的混合式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呢?”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接着师生共同完成例题的计算过程。例2 6350 50631850 501

5、868 32请较好学生说出“6350”先算6和3的积,再加上50,算出它们的和。“5063”先算6和3的积,再从50里面减去。以渗透四则式题按运算顺序的读法。为了巩固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师可再强调指出50没有参加计算,在原算式下面先照抄下来,再写出要减去的6和3相乘的结果。为了巩固例2的计算步骤,可出“1953”和“7829”两道同类题,让全班学生做一做。5教师出示例3“5467,7546”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学生看清题目后,教师可指出:“像这样的两步混合式题有除法和加、减法,而没有括号,要先算除法。”然后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完成。并请两名学生板演。学生甲 5467 学生乙 75469

6、7 792 16学生完成后,可让同座位同学互相说一说,每道题是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学习了三道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两步混合式题的特点,小结出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注意的问题,并有重点地板书在黑板上。(三)巩固反馈1根据下面算式,正确填上( )里的数2找出下面各题中的错误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1)5848 (2)4815(3)4558 (4)8455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乘除在后,但需要先算的两步式题。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学生较长时间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开始做这样的题容易受原来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要注意突出这一难点。在三个例题安排的基础上,每个例题教学后,又安排了“试一试”的题目,以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正确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板书设计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