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水乡歌|苏教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670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水乡歌|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水乡歌|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水乡歌|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水乡歌|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水乡歌|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1、水乡歌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

2、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3、,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学目标: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能正确地认读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流利、有

4、感情地朗读课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

5、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学生能基本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教学难点: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分小组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新课:小朋友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美是水乡,江南真是璀璨的明珠,神奇秀美,令人神往,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唱一曲优美的水乡歌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乡歌。2、齐读课题。3、放水乡风光图像,欣赏优美的

6、水乡画面。4、交流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我们学过的什么课文?5、教师范读。要求听清字音。二、初读,整体感知。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诗歌。2、检查字词与课文。(1)、出示词语(带拼音),指名读。水乡 处处 荡清波白矾 片片 飘满河歌曲 装满箩 新生活来源:学科网(2)、去拼音读。(3)、指名读课文,说说水乡什么多?结合回答板书。来源:学科网ZXXK三、精读,体悟情感第一段 1、水乡的水怎么多?自读第一自然段,找找:从哪些词看出水乡的水多?2、明确要求:(1)读一读:读通诗句,提出不明的地方。2)、议一议:从哪可以看出水乡的水多?划一划。(3)、想一想:你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美丽的画面?3、交流

7、,(1)理解“渠”。(2)、从哪可以看出水乡的水多?指导朗读,指名朗读。来源:学,科,网(3)、你脑子有怎样的画面呢?指名说,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哪句话最美?指名读。(4)、闭上眼睛,你们已经进入了水乡,水慢慢地从千条渠里流过,从万条河里流过,从你们桌子旁边流过,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流过,轻轻地,柔柔的,多美呀!同桌合作,用刚才学过的方法学习二三自然段。第二段 1、水乡的船怎么多?自读第二自然段,找找:从哪些词看出水乡的船多?2、明确要求:(1)读一读:读通诗句,提出不明的地方。来源:学科网ZXXK2)、议一议:从哪可以看出水乡的船多?划一划。(3)、想一想:你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美丽的画

8、面?3、交流,(1)理解“驳”。(2)、从哪可以看出水乡的船多?指导朗读,指名朗读。(3)、你脑子有怎样的画面呢?指名说,指名读,齐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指导读,齐读。4、练习:水乡的船真多呀!有的在( ),有的在( )有的在( )。第三段 1、水乡的歌怎么多?自读第一自然段,找找:从哪些词看出水乡的歌多?2、明确要求:(1)读一读:读通诗句,提出不明的地方。来源:学科网2)、议一议:从哪可以看出水乡的歌多?划一划。(3)、想一想:你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美丽的画面?3、交流:(1)理解“箩”,“什么歌能用箩来装”。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箩是装什么的?歌怎么能往箩里装?(2)、从哪可以看出水乡的船多?指导朗读,指名朗读。碧波荡漾的水乡,有千条渠,万条河,请老的水乡人撑着美丽的帆船,在开心的忙碌着。(太湖美歌曲)(3)、你脑子有怎样的画面呢?指名说,指名读,齐读第三自然段。水乡是优美的画,水乡是一首动听的歌,水乡的景色秀美,那里的水多,船多,歌儿更多。四、背诵。1、水乡的人们生活幸福,他们的幸福是用船来装载的,他们歌谣是用箩来装满的,自己背诵全文,自己试背。2、小朋友们,你们是水乡的导游,老师是来水乡游玩的游客,请小导游帮老师来介绍介绍。师生合作背诵。五、写字教学1、出示“装”、“飘”。2、分析字形,书空。 3、描红。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