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案-7瀑布_鄂教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7383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7瀑布_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7瀑布_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7瀑布_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7瀑布_鄂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语文教案-7瀑布_鄂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7、瀑布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学目标: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

2、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

3、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教学重点: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认识

4、一个多音字。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我们武汉有汉江,有长江。汉江的水轻轻地流着,长江的水滔滔奔腾着,大海的浪

5、更是波涛翻滚,它们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奔去。而还有一种水不是向前流去,而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倒下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板书:瀑布)2、有谁看见过瀑布?有同学心里一定会想,明明是水,怎么叫瀑布呢?还有的同学可能会猜想,瀑布从高山上流下来,那情景一定是奇妙极了。3、课文怎么写瀑布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瀑布。 指名读题,全班齐读。二、学生初读课文。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1)自由认读。(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3)出示生字卡片

6、,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小节?标出序号。5、手势表示有几小节。(3)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节,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三、朗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2、指明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四、指导书写生字。1、观察,读记生字。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3、看范写。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五、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2、朗读全文。板书设计:7、瀑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复习巩固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教学重点: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复习巩固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认

8、识一个多音字。教学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词语。2、指名朗读全文。二、朗读感悟。1、瀑布也像许多名山大川一样,常常是人们游览的盛地。写这首诗的诗人,写诗前就先去观赏了瀑布。他用眼睛去看呀,用耳朵去倾听呀,感受到瀑布的美,才写了这首诗。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注意“听见”、“看见”这些词,把它划下来。注意诗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结合回答板书:听见 望见 仰望)板书后提问:(1)“望见”了瀑布全身,为什么不用“看见”?(因为要远看。板书:远)(2)诗人在哪儿仰

9、望。(在瀑布的脚下,是近看。板书:近)指点:这样,我们很快就明白了全诗的内容。第一节:写诗人听到的瀑布的声响;第二节:写诗人远望到的瀑布的形状;第三节:写诗人近看到的瀑布静态和动态。三、精读欣赏。着重欣赏诗中比喻的作用。1、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诗人想办法为了让我们没看见过瀑布的读者,能具体感受到瀑布的声音和形状呢!因为他在诗中打比方。你们再读读,诗人描写瀑布打了哪些比方。瀑布的声响好像什么?把瀑布比作什么,你能找出这些句子吗?学生自读,画出比喻句。2、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指导朗读。四、指导书写生字。1、观察,读记生字。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3、看范写。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五、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2、感情朗读全文、背诵课文。3、预习语文乐园二。板书设计:7、瀑布美丽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