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738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检测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检测试题及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检测试题及答案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检测试题及答案随堂检测1、下列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圆;圆锥;圆柱。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A、 B、 C、 D、 2、在下列物体的几何图形中,是四棱锥是( )3、下列四个立体图形中,多面体是( )4、下列图形中不是棱柱的是()5、下列图形中,是柱体的有_ _ _。(填序号)典例分析例:(1)写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2)把一个正方体用刀切去一部分,能否得到正方体、长方体、三棱锥、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解:(1)球体,四棱锥,六棱柱,三棱柱,圆

2、柱。(2)能得到长方体、三棱锥、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得不到正方体。评析:(1)判别立体图形只需根据其相应的定义来确定。(2)判断一个正方体用刀去切割后得到的图形,其关键是找准切割的不同角度。课下作业拓展提高1、下列图形中,( )不是多面体A、(1)(2)(4) B、(2)(4)(5) C、(2)(5)(6) D、(1)(3)(6)2、如果一个物体有七个顶点七个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 )A、五棱锥 B、五棱柱 C、六棱锥 D、七棱锥3、如右图,是一块圆柱体形状的木头,用锯子把这个圆柱体锯成两部分,锯开的这个面不可能是( )4、如果一个物体的顶点数与面数相同,并且有八条棱,那么这个物体是_。

3、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如易拉罐;饮水机;金字塔;自来水管;八角亭;西红柿;小喇叭;气球;课本等。你能指出这些物体和什么几何体类似吗?6、将图中的几何体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7、如图,图(1)是正方体木块,把它切去一块,可能得到(2)、(3)、(4)、 (5)所示的图形,问(2)、(3)、(4)、(5)图中切掉的部分可能是其他几块中的哪一块?体验中考1、(2018年湖北宜昌中考题)下列物体的形状类似于球的是( )A、茶杯 B、羽毛球 C、乒乓球 D、白炽灯泡2、(2018年广东肇庆中考题)一个正方体的面共有( )A、1个 B、2个 C、4个 D、6个3、(2009年浙江杭州中考题)直

4、四棱柱,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包含关系是( )参考答案:随堂检测1、A 2、B 3、C 4、D 5、课下作业拓展提高1、B 2、C 3、C 4、四棱锥5、类似于圆柱体的有:易拉罐、自来水管;类似于圆锥体的有:小喇叭;类似于长方体的有:饮水机、课本;类似于棱锥体的有:金字塔、八角亭;类似于球体的有:西红柿、气球。6、若按柱、锥、球来划分:(2)(3)(5)(6)是一类,即柱体;(4)是锥体;(1)是球体。“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

5、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若按组成几何体的面的平或曲来划分:(1)(4)(6)是一类,组成它们的面中至少有一个面是曲面;(2)(3)(5)是一类,组成它们的各面都是平面

6、。7、(2)图切掉的部分可能是(3)图和(5)图,(3)图切掉的部分可能是(2)图,(5)图切掉的部分可能是(2)图。“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体验中考1、C 2、D 3、A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