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_人教版新课标.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9211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_人教版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_人教版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_人教版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_人教版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语文教案-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_人教版新课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学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

2、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

3、致。1.知识与技能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认识“忠”、“针”等4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导”、“盏”等9个生字。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四种天然指南针。2.过程与方法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教学重点】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四种天然指南针。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四种指南针的用法。【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一侧红来一侧蓝,扁扁身体两头尖,打开盖子看一看,告你东西和南北。(打一工具名)”学生猜谜底(指南针)谈话交流:指南针有什么用途?(辨别方向)出示野外风景图片。师引入:这么美的野外风景,但是大家要是迷了路,身边又没有指南针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

5、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3)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讲了哪些“天然指南针”?2.生字认知课文中只有四个要求会认的生字,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zhn zhng zhn chu针 忠 盏 稠一字开花:针(针尖)(指针)(针对) 忠(忠心)(忠诚)(忠告)盏(一盏)(灯盏)(油盏) 稠(稠密)(稠度)(星稠)3.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忠 导 盏 积 稠 稀 针 碰 慌”,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临摹书写。 师指导:“盏”斜钩不要写成卧钩。“慌”不要多写一点。(4)整体感知指名汇报课文讲了哪些“天然指南针”?集体交流。(太阳、北极星、大树

6、、积雪。)三、精读领悟1.学习课文第1节读一读第一节,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介绍指南针:指用磁针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种仪器,比喻辩别方向的依据。师过渡:如果我们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那么课文会向我们介绍哪些天然指南针呢?2.小组合作学习25节(1)小组内探究学习课文第25节,完成下表。要是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怎样辨别白天太阳中午时,太阳在南,树影正指着北方。黑夜北极星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下雨天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另一面是北方。下雪天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另一面是南方。(2)各小组汇报,集体交流。(3)品读感悟想一

7、想: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日出东方,日落西方,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影子正指着北方。)课件出示图片演示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出示星夜图,让学生寻找北极星,辨别方向。讨论:把北极星比作指路灯能不能与第2节的“忠实的向导”换个位置?(不可以,因为夜晚北极星挂在天空发光发亮像一盏灯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在课文第4节找到一对反义词。(稠稀)理解两个字的意思。稠:茂密。稀:稀疏。阴雨天,我们怎么靠大树来辨别方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出示山坡积雪图片, 明确:山坡上,积雪化得快的是南,化得慢是北。再出示沟渠里的积雪,明确: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是南方。3.齐读课

8、文第6节完成填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去想)。4.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大家讨论,再汇报。预设一:可以找到一棵树桩观察,年轮宽面是南方。预设二:观察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预设三:竹身颜色较为青绿的一面,是朝向南方。四、课堂总结孩子们,其实,在大自然中处处充满了神奇与奥秘。我们一定要细细观察,多多思考,还要通过看书,上网等多种方法搜集各种资料,这样我们才能在科学的世界里遨游,飞翔。五、课堂练习读读写写:特别 分别 别处 告别指挥 手指 指南针 指甲方向 地方 千方百计 方法 六、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

9、背诵课文。2.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天然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教学反思】这一篇充满科学性与知识性、秀丽有趣的小诗,如何让孩子觉得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对大自然充满向往与探索的兴趣?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以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读出感情,读出味道。本诗是写自然科学常识,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读懂其中的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大胆放手,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我对课文的讲解、分析。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在野外迷路了会怎么办?”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通过小组讨论、集体汇报等形式,学习课文中的四种方法。学生用自己的话或书中的句子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小组学习之后,我又引导学生集体汇报、进行总结。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