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语文教案-3月亮湾_苏教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928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3月亮湾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3月亮湾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3月亮湾_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3月亮湾_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语文教案-3月亮湾_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课 月亮湾 教案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学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

2、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知识与技能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

3、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

4、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能够正确书写8个汉字,学会一个新偏旁“”。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词语。【教学难点】 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你

5、们的家乡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下你的家乡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来到一个美丽的村庄,这里不仅风景美,还有个美丽的名字月亮湾。2. 板书课题月亮湾。指名读题目,“亮”读轻声。 3.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月亮湾。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ro zho wn p yng ln hun xing绕 朝 湾 坡 映 烂 缓 像(2)指导生字的笔顺。(3)教师范读课文,同学学习情感。2. 认读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山坡 坡度 倒映 映照 灿烂 腐烂 缓缓 缓慢 好像 像是 绕着 围绕 朝霞 朝阳 台湾 水湾 缓缓地

6、:非常慢,慢慢的。倒映:一个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个物体上。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三、精读领悟1.全文分为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第一段:点明了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第二段:讲了月亮湾村前的自然景物。第三段:讲了村后的自然景物。2.第一段:教师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师:这名同学朗读的声音特别洪亮,谁知道有点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对,缺乏美的感觉。那谁能带着美的感觉再来读一读。3.第二段:(1)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村前”的景色的?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2)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小河比作月牙。(3)河水是怎样流的?你

7、能换个词语表示同样的意思吗?缓缓地 慢慢地(4)“一群群”说明了鱼怎样的特点?鱼多。师:(出示鱼的图片)这么多的鱼自由自在的在小河里做游戏,真快活。(5)小河里除了鱼,你还看到了什么?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出示(倒映图片)A:比较句子: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清清的”更加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河水的美和清澈。B:比较句子:过了桥,是一片农田。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绿油油”一词写出了农田的颜色美。C.仿写,把句子写具体。1( )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鸟巢的上空.2春天,河岸上有一片( )一样的桃花.(6)找出描写桃花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的好不好

8、?春天,树上开满额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把桃花比作朝霞。4.第三段:(1)村子后面有哪些景物?山、茶树。(2)第三段中一共有几句话?你最喜欢哪句话?3 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乐的笑声。师:月亮湾真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5.知识拓展: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6.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背诵下来。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月亮湾,欣赏到了月亮湾如此美丽的风景,我们仿佛看到了秀美的田园风光图。 教师总结:月亮湾山美、水美、人更美,在这样的小村庄里,怎能不让我们流连忘返。希

9、望大家也能把自己家乡的美,告诉给大家。 五、课堂练习1.加偏旁组成新的字。( )+弯=( ) ( )+象=( )( )+央=( ) ( )+兰=( )( )+皮=( ) +( )=( )2.我会填。小河像( )。 桃花像( )。月亮像( )。六、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2. 完成课后习题。【板书设计】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3.月亮湾 村后:山坡 茶树【教学反思】本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的第三课, 这篇课文是一片写景的文章,本篇课文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的,先写村前再写村后,所以要让学生明确月亮湾的地理位置。本篇课文的第二、三段是教学的重点。本篇课文无华丽辞藻,贴合孩子的实际,学生在诵读时朗朗上口。不断引导孩子去分析课文,找到文章中的优美词句进行赏读。本课学生的朗读较少,应让孩子多读。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