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物描写一组(5)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932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物描写一组(5)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物描写一组(5)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物描写一组(5)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物描写一组(5)_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物描写一组(5)_人教新课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

3、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

4、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原著很难达到有感情的地步,侧重于感受人物的表现

5、方法,确保重点的落实。)“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

6、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进一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学会运用。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感受名著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王熙凤肖像部分的朗读。课前准备:充分预习课文,了解简单的人物关系第七组: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不少的人物形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三个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认识一位新的人物形象王熙

7、凤。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凤辣子就是王熙凤,那么为什么不说王熙凤而用凤辣子呢?可以联系预习情况回答。生思考回答。师:题目中的一个凤辣子就让我们初步感受了王熙凤形象,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会认识一位更加鲜活的王熙凤。二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师:这个片段很拗口,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出示字词:ling liang x j身量 打量 来者系谁 裙边系着 纳罕 恭肃严整 敛声屏气 放诞无礼 泼皮破落户儿 嫡亲 媳妇 老婆 攒(cun)珠髻 挂珠钗(chi) 璎(yng )珞圈 玫瑰佩窄裉(kn)袄 银鼠褂 洋绉(zhu)裙2.研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8、,体会人物描写方法。师:解决了这些难读的词句,我们再来读课文会容易一些,找三名同学接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其他同学边听边标记一下描写王熙凤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生交流圈画的句子,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导入)预设一:学生谈“漂亮的王熙凤”。出示外貌的句子。 自由读。这一大段写了王熙凤的服饰和容貌,这样的外貌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就是漂亮,珠光宝气的王熙凤。教师范读,这服饰有点让人眼花缭乱啊,如此奢华的装扮,从中你有品出了点什么?出示“吊梢眉”“丹凤眼”“威不露”“笑先闻”体会刁钻与虚伪。预设二:谈到语言。读读看,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第一处)学

9、生谈实在夸奖林黛玉。师:如果夸奖,我们可以直接夸林黛玉(教师举例),而王熙凤这样说,有什么用意呢?引导体会王熙凤的“八面玲珑”。(第二处)如果学生谈的不到位,可直接学习王熙凤动作,“听其言,观其行”。预设三:(第三处“妹妹几岁了”)采取顺学而导的方式。师:你看王熙凤对林黛玉多么热情啊,问年龄,问学习,问心情,面面俱到,再细细读,你有没有与平常的问话有所不同啊?用一个词来形容她?读读第二句,你又发现了什么?(炫耀权势)预设四:谁还找到了动作的句子。生说教师梳理出示。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于是)笑道。 说着,便用帕拭泪。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又忙携黛玉之手。从这些动作中,你又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王熙凤?(见风使舵)小结:通过语言、动作、外貌描写,我们认识了一位 的王熙凤,这样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叫正面描写。师:文中还写了林黛玉,找到了吗?出示,生读体会。师:这黛玉所想,让你感受到什么?(生答)通过写黛玉所想,却刻画了王熙凤的张狂与放纵,这样的描写方法,叫侧面描写,谁还能找出文中的侧面描写?生找。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体会,王熙凤受到了贾母的宠爱。三.揭示刻画人物方法,体会名著魅力师:作者正是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了这样性格鲜明的王熙凤。红楼梦是一篇鸿篇巨著,每一个章节都是如此精彩,请同学们课下阅读红楼梦,去体味名著魅力。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