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030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深化对两步算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一、直接写出得数。35-5X463-(35+14)32-5-719+3X945+8-398X9-3856+34-392X8+498X6+52二、判断题。1甲数是35,比乙数多8,乙数是43。()280减去7的4倍,差是52。()3第一个加数是15,第二个加数与它相同,两个加数的和是45()三、填空。(

2、1)34加19的和是_,再减去47得_。(2)6乘9的积是_,再减去39得_。(3)89减去43的差是_,再加25得_。(4)76减去43的差是_,再减去19得_。四、列式计算。1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2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3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4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五、应用题。1校园里种了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杨树有多少棵?2某市参加全省科技比赛的共80人,其中参加航模组的34人,参加船模组的36人,其余的参加车模组。参加车模组的有多少人?3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米,修了3天,还剩多少米没修?4有16

3、米布,做床单用去5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

4、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5一箱苹果,吃了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5个,可以吃7天。这箱苹果原有多少个?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教学反思: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