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减法性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078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册减法性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七册减法性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七册减法性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七册减法性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七册减法性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册减法性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册减法性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册减法性质课题: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内容:P106P107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减法性质。难点:抽象、概括减法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 创设情境:1、出示课件内容:你想帮谁计算剩下多少元钱?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吗?生汇报:要求将思考的过程与所列的算式一起说出来。2、引导观察:黑板上贴满了你们写的算式,显得有些零乱,能将它们进行整理吗,你想怎样整理。师问: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分

2、吗?师小结:相等的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师说: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找一找,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或不同?根据学生说的提问:为什么有括号的算式用加号连接,而没有了括号却变成用减号连接呢?3、读算式,感知算式特点:我请同学分别读一读这些相等的算式。二、 类举算式,观察探究:1、 感悟算式特点:路老师给你们同桌两个人准备了一组算式,你能根据我们发现的这些特点,解答这道题吗?两人合作进行解答。想想为什么这样连接?生合作:连线:76-(16+34) 150-70-4072-(50+8) 76-16-34100-(10+50) 72-50-8150-(70+40) 100-10-5029-9-

3、1生汇报:师问:1、题目要求是连线,能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将这两个算式连接在一起的吗?2、有的同学发现还有一个算式没有与它相等的算式,你能帮它找到它的好伙伴吗?3、每人写一个算式,请你的同桌来补充另一个算式。师板书一组同学出的题。2、再来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等号两边算式的意思吗?或用字母表示算式的意思。3、师: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做减法的性质(板书课题:减法的性质)4、师:请大家打开书看看科学家是怎样叙述减法性质的?(书P107)5、师:书上说的和我们说的意思是一样的,但书上归纳得要简单、准确。我们还要象书上学习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来概括我们所发现的规律。三、分层练习,实际应用。

4、1、 基本练习:459- 47- 153=459-(+)673-(-)=673-(173+48)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请你计算出这两题的结果。师问:1) 为什么这么快就计算出结果来了呢?2) 你使用了哪边的算式计算的?为什么选择这个算式来计算呢?3) 你能将自己的好的、快的这个方法教给我吗?我很用大家教我的方法试着计算几道口算题好吗?2、口算练习:(1) 71128 =(2)1256337 =(3)45-(15+13)=(4)1373718 =(5)42(15+5)=(6)1285628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应用了哪个知识?1、 应用练习:1) 想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会用到减法的运算性质呢?

5、2) 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看屏幕:出示课件内容:购物活动,计算出剩余价钱。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四、 全课总结。1、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问:减法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师总结:今天我们运用了观察,小组合作、交流这些方式习了减法的运算性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学会灵活的应用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学生小组进行合作计算、列式,将算式写在黑板纸上,完成后贴在黑板上。生汇报解题思路:从整体中去掉两个部分的和或依次去掉两部分的两种思路。围绕两个算式的关系来分类学生分类情况:1、将有括号的分为一类,没有括号的分为一类。2、将算式相等的归为一类。(有、无括号、是否相等)

6、将两个结果相等的算式用“ = ”连接起来。从结果说是相等,从意义说是表示从整体中去掉两部分求部分,但思路不相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相同点:1、 两个算式中的的三个数都相同,结果相等,顺序也相同;2、 都是从同一个数中去减;3、 都是求部分,所以用减法;4、 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点:1、 运算顺序不同;2、 左式没有括号,右式有括号;3、 左式是两个减法,右式一减一加;4、 左式是从一个数中分别减去后两个数,右式是从这个数中减去的是这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相同,都是从同一个数中减去两个数,减的方法不同,但是结果是相同的,所以可以连接在一起。生补充:29 -(9+1)生互相出题学生描述算式的意

7、思:一句话表达: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这两个数;(连续)字母表示:a-(b+c)=a-b-c读一读这个规律。结合算式说说自己的理解。生填写:说填写的根据。减法的性质。459-(47+153)=259673-173-48=452生说:2、 能凑整。从数字上看出来的。两个数相减得到一个整百数,减起来好算一些了。生小结数字特点:能凑整十、整百或整千;尾数相同,减出整十、整百数。(1)先计算12+8*(2)先计算63+37(3)先计算45-15(4)先计算137-37(5)先计算15+5*(6)先计算128-28生得出的结论:能够直接进简算的就不必再使用减法的性质了。生思考、

8、表达:购物时,在同一地点购物一般用从整体里减掉几个部分之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点购物一般用到连减的方法。生购物:454-154-26=454-(26+174)=454-154-174=454-(154+26+174)=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引出两步计算的算式为研究减法性质做准备。通过解释算式的意思使学生明确算理。通过观察发现每两个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合作、交流中发现算式中隐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能通过相同与不同建立算式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与接受他人意见的好的学习品质。增加感性的认识,加深对性质的认识与理解。再次加深认识。指导学生在观察、发现中抽象、概括出一定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鼓

9、励学生要有意识 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用减法的性质,进一步加深对性质的理解。通过计算使学生发现要应用减法的性质,必须在数据有一定特点的前提下进行正确遥选择、使用。在计算中从学生原有的无意识行为入手,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发现、总结简算的要点:应放在观察数据特点上,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10、?”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

11、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再次突出根据数据特点来选择是否需要应用到减法的性质。“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知识的横、纵向的延伸。课后小记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