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087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学习内容:教科书P45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乘法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学习重难点:重点: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难点: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学习准备:学具:小棒教具:教学课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去游乐场玩吗?都玩过什么?能说给老师听听吗?老师这也有一幅小朋友在游乐场玩的图,很可惜,不是小朋友们的,希望我们下次能一起去。你看,画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是啊,他们很有秩序的在玩,有的两个两个一起坐,有的呢?如果要列出

2、算式怎么列?2+2+2+2+2=10 二、探索新知1、摆小棒过山车,转椅我们在课上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玩,但是我们可以来摆小棒。你们能用小棒摆什么图形?你一分钟内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下面我们比一比,看谁在相同时间内摆的图形个数最多。2、你摆了几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计算的?让全体学生对自己摆的图形进行列式。汇报汇报时,有意识让学生说几个几?学生列式时如果说出乘法算式,问其为什么这样列式。3、这样的加法算式,如果我摆了50个呢。这个加法算式写起来。你感觉怎样?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学生如果回答的出,请学生试讲。数学家们为了可以简便的进行计算,发明了乘法。5个2,就可以写做25,或52它可

3、以表示5个2相加。教学算式的读法和写法。4、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什么样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5、把自己列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三、总结提高认识了乘法,也会读会写乘法算式,学到这,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还想知道有关乘法的哪些知识?1、出示电脑图,教室里有几台电脑,你打算几个几个数?有几个几?可以怎样列式?2、讲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给同桌听。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那些情况我们可以用乘法解决?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更多数学资源请在其他频道搜索!宋以后,京

4、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

5、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6、 乘法的初步认识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更多数学资源请在其他频道搜索!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