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应用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163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应用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六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应用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六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应用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六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应用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应用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应用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应用题第六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应用题教学内容“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中的第67页、6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能用含未知数X的等式解乘、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2、 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数学信息,并选择有用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有条理思考的能力。4、 通过多种解法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有体验成功愉悦的过程。教学重、难点找准等量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等式解一步计算的乘除法应用题。学法指导指导学生用旧知识迁移,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教学设计一、 课前寻找数学信息春天来了,桃花鲜艳,柳条嫩

2、绿,松柏也披上了绿装,我们的校园变地更美丽了。老师想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到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寻找数学信息。教师建议:1、组长分派任务分工合作,记录个人查到的数据。2、组长组织本组同学交流信息,每人记录一份。3、分析、处理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二、 课中自主探索、交流1、 交流、汇报数学信息及提出的数学问题。2、 教师提议:操场是我们活动和锻炼身体的地方,我们解决关于操场的数学问题好吗?(学生叙述题,教师板书。)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比一比谁的办法多谁就是今天的智多星。A、 学生自主探索,完成轻声说说思路。B、 组内交流。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有序发言,其它同学倾听。C、 汇报解法及思

3、路,其它同学提问或评价。D、 总结用含未知数等式解题的方法步骤,及解题关键。(找准等量关系,把数据和数量对号入座)3、 春天树木是我们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来解决于树木的问题。(学生叙述关于倍数的题,师板书)A、 估一估松树大约有多少棵?B、 用刚学到方法解决,同桌交流解题思路。C、 谁能当小老师到前边为大家讲解,同学倾听提问。4、 开拓思维。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为各班买了一个书架。我校有17个班,每个书架320元。学校共花了多少钱?你能用含未知数式来解决吗?有几种方法?5、 小结。今天大家通过收集数学信息,分析信息,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并用大家的智慧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更深地了解了“

4、我们美丽的校园”。三、 课后延伸老师想让大家写一篇数学日记,你想写什么?能先透露一下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四、 教学回顾1、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界。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校园是同学们特别熟悉的环境,但学生从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去了解校园。通过这次收集数学信息,学生不但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而且更加了解自已所生活和学习的校园,发现校园内有那么多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显得特别积极活跃。2、 教师要退出来让学生自己形成一个学习网络。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

5、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

6、“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及程序时就应尽力做到:如何让新知识不新,如何能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不要低估学生。本节内容学生只要把乘除法各部分关系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知识综合应用,就能独立学习,所以我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本节课的问题

7、。效果特别好,而且在老师的激励和鼓舞下学生竞能用三种解法解一个问题,学生能互相评价,共同提高,让我这个老师感到决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天赋和能力。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3、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能溶入一些有趣的小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在汇报时让学生有一种观念,是在向同学们汇报,不是在向老师汇报;别的同学给自己提意见,只要接受就应该说声“谢谢”。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