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_西师大版(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241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_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_西师大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5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_西师大版(2014秋).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5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u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学内容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

2、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材第90-91页例1、例2“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的教学。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三的相关练习。u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

3、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材提示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较小的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知识点一:建立公顷的空间观念,认识公顷,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知识点二:建立平方千米的空间观念,认识平方千米,掌握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相互间的进率。知识点三:能正确对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进行单位换算,并能运用平方千米、公顷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根据本节内容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知识的衔接,教学新知前要引导

4、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一些面积单位,让学生感受到前面所学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学习新的面积单位来解决。2. 在建立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空间观念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面积进行想象,感受1平方千米和1公顷有多大。同时还可以通过面积换算让学生感受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教师在教学中,可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交流、探究,掌握新知,并会用所学新知解决问题。u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计量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

5、位换算。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利用迁移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对比,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u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u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调查身边较大的场地的面积。u 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1同学们,请说一说,我们学习过了哪些面积单位?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面积单

6、位,并回答出: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2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这些面积单位掌握得如何。课件出示: (1)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40( )。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50( )。 (3)教室的面积是65(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汇报。 3.刚才同学们回忆了学过的一些较小的面积单位,那么,你所居住的小区有多大?我们的祖国面积在多大?用什么面积单位表示合适呢?这些面积用平方米、平方分米等面积单位表示时,数值会很大,不容易一下子看出数据的大小,写起来也不方便,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个较小的面

7、积单位,在谈话中,让学生感知到这些较小的面积单位在应用中的局限性,让学生产生需要掌握更大面积单位的欲望,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探究新知:1.探究1公顷有多大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情境图:(1)学生看图,根据图中小女孩的对话回答图中信息:通过小女孩的对话,我们知道了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公顷,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2)师: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新的面积单位,在测量和计算大的面积时,常常会用到这两个面积单位,请同学们看书,说说公顷和平方千米可以用什么字表来表示?学生看书后,回答:公顷可以用hm2表示,平方千米用km2表示。(3)师:那么,同学们想知道1 hm2和到km2底有多

8、大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它们的大小,首先我们来探究1 hm2有多大。 (4)认识1公顷师:为了弄清1公顷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同学们先想一想1m2有多大? 引导:请学生回忆学习平方米时,1m2的大小是如何规定的?学生回忆后回答:边长是的1m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m2。教师指出:一个边长是100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hm2。想象1hm2的大小:请同学们先想一想100m有多长,再想一想用边长100m的线围成一个正方形,应该有多大。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想象。师:谁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有1hm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再抽学生汇报。其中可能涉及一个小学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hm2。提问:1hm2有多

9、少平方米呢?你们能推算出来吗? 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将1hm2转化成平方米。教师巡视,到各小组听听学生的发言,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反馈汇报。汇报预测:因为边长100m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hm2。边长100m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100=10000 m2,所以1hm2=10000 m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hm2=10000 m2(5)尝试练习师:请同学们完成90页例1后面的“试一试”。学生独立填写,填完后教师指名汇报,集体订正。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首先根据情境,引出公顷和平方千米两个概念,再设置1公顷有多大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通过学生观察、交流、计算,得出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

10、关系,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2.探究1平方千米有多大(1)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探究学习,了解了1公顷的大小,知道了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下面我们继续探究1平方千米的大小。(2)师:1平方千米有多大呢?同学们先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学生猜测后,小组讨论,探究1平方千米的大小。教师适当引导,使学生明确: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3)想象1km2的大小:请同学们先想一想1km有多长,再想一想用边长1km的线围成一个正方形,应该有多大。X K b 1.C om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作想象。师:1km2比较大,谁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有1k

11、m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说一说见到的大约有1km2的地方。抽学生汇报。学生回答的可能面积没有1km2或大于1km2,但如果相差不大,都要给予肯定。如:一所中学的面积、大的广场等。(4)请大家算一算,边长1km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m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学生汇报预测:因为1km=1000m,10001000=1000000 m2,所以1km2=1000000 m2。教师板书:1km2=1000000 m2(5)师:知道了1公顷和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那么,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呢?学生计算后汇报出:1平方千米=100公顷。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60课件演示:出示几个面积较大

12、的地方让学生感受平方千米的大小。(7)尝试练习:完成90页例2后面的“试一试”。学生先独立换算,再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换算结果。指名汇报,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再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平方千米的大小,加深学生对平方千米的理解。3.归纳总结学过的面积单位(1)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思考后回答: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这些面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1m2=100dm2 1dm2=1cm2 1公顷=10000m2 1km2=100公顷设计意图: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总结,使学生掌握新旧知

13、识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新知,巩固旧知。(三)巩固新知:1学生调查情况反馈。(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去调查较大公共建筑设施或一个地方的占地面积,你们调查得怎么样了?请大家选用交流一下再汇报。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调查数据。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们根据所调查的数据,互相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学生汇报交流结果。(2)提问:1个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多少个教室的面积合1公顷?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教室大小的看法。小组内统一意见后,尝试计算多少个教室的面积合1公顷。反馈汇报。学生根据实际大小汇报,如:1个教室大约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合1公顷。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3题。(1

14、)学生独立填空,教师巡视。(2)指名汇报,集体订正。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培养学生的调查实践能力;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四)达标反馈 习题:1选择。 (1)一所学校的占地面积约是150000()。 Am2 B公顷 Ckm2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约是4500()。 Akm2 Bm2 Ccm2 (3)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80 m,长是100 m,它的面积约是1()。 Am2 Bkm2 C公顷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公顷()m2 120000 m2()公顷 8 km2()公顷 4100公顷()km2 36 km2()公顷()m2 3.天安门广场南北

15、长约880 m,东西宽约500 m,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千米?答案:1.(1)A(2)A(3)C 2.500001280041360036000000 3.880500440000(m2)0.44(km2)(五)课堂小结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两种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谁能举例说说今天学习的面积单位与以前所学过的面积单位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生: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都是面积单位,计量较大的面积,如国土面积、森林面积等一般用公顷或平方千米,而计量较小的面积,如文具盒的面积,课桌的面积等,就用平方米、平方分米或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分析公顷、

16、平方千米与原来学过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在使用上的区别,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防止在今后运用中出错。 (六)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十二的7、11、12、13题及思考题。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360.52 0.3961.2 94.50.27 3.计算17.693.4,当商是5.2时,余数是多少?答案: 1. 2. 18 0.33 350 3. 0.01u 板书设计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较大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u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

17、,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会对公顷、平方千米和平方米进行单位换算。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 1.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它们各有多大。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主要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在生活当中不常使用,所以学生比较生疏,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让学生认识1公顷、1平方千米实际面积的大小,是本课的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实际操作和教材知识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如:教学之前,我让学生去调查自己身边一个较大的公共建筑设施或一个地方的占地面积,再在教学中,让学生交流调查的数据,让学生感知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让学生课后到体育场里走一走,进一步体验1公顷的大小。 2.注重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推导,学生通过自己计算,找出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且对它们之间的进率记得清、记得牢。相信学生在熟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之后,运用起来会更得心应手。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本应抽象乏味的概念课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探讨课,这是本节课的成功所在。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