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方程_冀教版(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306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方程_冀教版(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方程_冀教版(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方程_冀教版(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方程_冀教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方程_冀教版(2014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方程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

2、、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材分析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

3、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方程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中“式与方程”部分的内容,是表示等量关系的一种模式,从方程定义看出,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等式,一个是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 。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和等式的性质的理解教学时借助天平是必要的。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环境中体会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也为解方程及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找出等量关系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教材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分析、找出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体会方程的作用,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

4、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

5、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2.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3.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调理的思考,能对每一步

6、计算和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4.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重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难点:.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调理的思考,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教学建议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和知识,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教

7、学中按照认识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质-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顺序组织教学,这样循序渐进的组织教学,条理清楚,结果合理,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逐步领悟并掌握方程的思想。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用8课时完成教学计划课题课时方程1课时等式的性质1课时解方程(1)1课时解方程(2)1课时列方程解决问题(1)1课时列方程解决问题(2)1课时列方程解决问题(3)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方程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9、80页方程。教学提示:方程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是数学思

8、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了四年的算术知识,及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是渗透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式的一个突破口,是今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块奠基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的概念和等式性质,感受方程思想。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方程及等式性质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2、过程与方法:会用方程表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成就感以及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问题

9、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天平,实物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生:玩过。师: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跷跷板的原理来学习新知识方程。(揭示并板书课题 :方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经常玩跷跷板这件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初步感知方程的含义】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看图列式。师: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还有一种仪器,它和跷跷板很相似是什么?生:天平。师:关于天平,你知道些什么?生:可以看出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生:天平的指针如果指向中间,说明

10、天平平衡。师:天平平衡说明什么?生:说明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逐个观察天平示意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说一说这些式子可以怎样分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认识方程。师:大家是怎样分的?生:我按天平平衡和不平衡把算式分为两类。平衡的有20+30=50,30+x=80,2x=100;不平衡的有x30,50”或“30,50317- 8=9 8x=0 18x=22、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x加上35等于91。(2)x的3倍等于57。(3)x减3的差是6。(4)7.8除以x等于1.3答案:1、方程有:4+3x=10,8x=0,18x=2 2、(1)x+35=9

11、1,(2)3 x=57,(3)x-3=6,(4)7.8x=1.3【设计意图:真正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四、达标反馈1、下面哪些是方程,是方程的它后面打上()(1)+356()(2)y16()(3)3135()(4)36440()2、列出方程:(1)、煤场上午运来煤1.5吨,下午又运来了一些,一天共运来煤4.3吨,下午运来多少吨?(2)、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57,中间的数是M,你能列求M的值的方程吗?答案:1、(3),2、(1)1.5+=4.3,(2) (M-2)+M+(M+2)=57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用“=”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生:我知道方程是

1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生:我知道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作一次整体回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进行一次梳理,深化知识体系,领悟知识要点,体验探索新知识的喜悦,获得成功感】六、布置作业教材第80页练一练1-3题。答案:教材1、32+=57,+11=39,3+4=40 教材2、(1)5=40,(2)2+2.5=11.9 教材3、(1)+42=56,(2)9.6=8,(3)5-21=14,(4)6+10=20.8板书设计方程1、 等式 不等式20+30=50, x30,30+x=80 50x+302x=100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3、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以及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也准确把握了这一点,依次教学了这三个知识点。这三个知识点看上去也很简单,如果做练习应该不会出什么错,可是课后练习我发现这类问题有的学生还是会出错。课后,我反思在教学概念知识时,不仅要教学概念本质内容,还要抓住概念现象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更容易和轻松的做好练习。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