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 第六单元杨子荣借题发挥∣语文S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367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 第六单元杨子荣借题发挥∣语文S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 第六单元杨子荣借题发挥∣语文S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 第六单元杨子荣借题发挥∣语文S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 第六单元杨子荣借题发挥∣语文S版(含答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杨子荣借题发挥习题1、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

2、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基础过关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

3、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补全下面成语。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

4、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

5、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手( )足( ) 惊( )失( ) 残( )碎( ) ( )( )有礼 不由( )( ) ( )苦( )高 ( )头( )气 热闹( )( ) 自( )自( ) 活( )乱( ) 2、 综合训练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中把五岭山脉比作_,把乌蒙山比作_。表现了诗人_精神。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指_、_两个故事,“暖”字表达了诗人_,

6、“寒”字表达了诗人_。3、 拓展应用1找出课文中描写杨子荣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把你觉得描写得细致、精彩的句子抄写在下面。_2从课文的这些心理描写中,你看出杨子荣是一个怎样的人?_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手(舞)足(蹈) 惊(慌)失(措) 残(离)碎(碎) (彬)(彬)有礼 不由(自)(主) (劳)苦(功)高 (垂)头(丧)气 热闹(非)(凡) 自(言)自(语) 活(蹦)乱(跳) 二、综合训练1将(五岭)比作(细浪),把(乌蒙)比作(泥丸)体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精神2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个感人故事。 暖指温暖 巧渡金沙江后心情欢快;寒指害怕有一丝寒意 红军飞夺泸定桥很惊险悲壮。三、拓展应用略。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