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练成“学神”的秘诀.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455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生练成“学神”的秘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考生练成“学神”的秘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考生练成“学神”的秘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考生练成“学神”的秘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生练成“学神”的秘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生练成“学神”的秘诀.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生练成“学神”的秘诀学校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学习上用的时间不多,甚至有些还调皮捣蛋,打球玩游戏,但成绩就是很牛!以至于“学霸”一词已不足以形容他们了,只能用“学神”来形容。他们的存在往往让许多学生汗颜,有同学会把这个差距归咎于智商差异,其实不然。秘诀一:杜绝题海战术真正会学习的学生,他们每天学习会很轻松,为什么?首先他们在做题之前会先对题目进行过滤,比如一张共50道题的练习卷,他会迅速浏览整个卷面,筛选出自己不是特别熟悉的题目,过滤掉已经做过N遍的题目。然后重点来攻克自己不熟悉的那几道题,并且找到更多类似题型来重复练习,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这就是,有些同学作业完不成,但却成绩斐然的原

2、因。盲目地做题,会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研究和消化自己不熟悉的题型,这是造成学习效率极其低下的一大原因。很多学生一拿到试卷就做,有些题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他们还在重复做,这就是题海战术效率不高的原因。你要知道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兼顾的是所有学生,想要学习效率高你就需要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题。当然,基础不牢的学生这种方法慎用!秘诀二:不做无归纳的错题本还有一种学习方法会造成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就是制作毫无归纳的错题集。学生以时间顺序把自己出错的题目记录到错题本上,把题目详细解答过程写好,一学期下来看着厚厚一本错题本可能会很有成就感。但相信我,等到复习的时候你不会再去看的,就算会看也只是反复在翻前

3、面几页。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抄题,但不会的题还是不会。只有把同一个知识点的错题都归纳起来,你才会发现哪些知识点是错得最多的,才能知道知识漏洞在哪里,这才是有用的错题整理。学习效率之根本:归纳总结。没有归纳总结,何来举一反三,何来融会贯通。不归纳总结,可能一道题你一学期下来错了10遍,但是再遇到时还是不会。对待错题,并不是抄到错题本上就完事了,你不但要对错题进行分类,还要在分类的过程中总结出解题思路,再次遇到这类题的时候才能找到解题突破口。秘诀三:解题要会联想解题时,对题中的联想非常重要,这是决定你能否成为学习高手的关键!当题目中出现“中点”这个词时,你会想到什么?解题的切入点就在你

4、的联想中,比如小帆看到“中点”会想到这些:1.通过中点作中位线;2.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3.垂直平分线;4.有中点出现时,常会出现等底等高但形状不同的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些联想实际就是学生个人的“数据库”。再比如解一道数学题,题中“45度角”这个信息就是提示要构建等腰直角三角形,但是学生在解题时没有想到导致题目解不出来。为何没有想到呢?因为对“45度角”这个关键信息不够敏感。“45度角构建等腰直角三角形”这种联想的培养是建立在不断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的。如果你做过对“45度角”的总结,那么这道题对你来说可能就没什么难度了。秘诀四:反复练习,提高做题速度通过统计,因为在

5、时间不够的问题上,导致考试直接丢分的现象很多。从各个科目的题型特点来看,做题速度慢的同学,语文和英语科目比较容易受影响的是作文,其他试题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

6、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

7、,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数学、文理综合部分需要学生消耗更多时间动脑,分析理解判断都需要消耗时间,并且由于思考的角度及出发点不同,同样的试题消耗的时间不同,有的快有的慢,一旦“想对路了”,做题速度非常的快,一旦某一步卡住了,哪怕答案呼之欲出,却始终写不出来。因此感觉考试时间不够的往往是数学和文理综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如何做题提速呢?对于以前做过的题要不断地看,因为方法套路都是在里面的,反复练习后可以增加方法套路的熟练度,知道切入点,提高速度。每次月考后,我会把同一个类别、考点的题进行归类、对比,总结这一类题的考点、考法,这样提高很快。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