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599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问题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3、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的习惯。 4、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表面积。教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学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你知道正方体的那些知识的呢?2、长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呢?3、看图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4、6个面可以

2、分成三组: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怎样求其中一个面的面积。(上下面的面积=长宽,左右面的面积=宽高。前后面的面积=长高)。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_实录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谈话:我们经常说资源再利用,今天老师手上有些硬纸板,想要同学们帮我制作一个长方体的纸盒。 例4: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1)题问: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实际就是求什么?(通过交流获得实际就是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板书: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2)一起回忆:这6个面我们分成3组的(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

3、,上、下面面积=长宽 左、右面面积=宽高 前、后面面积=长高 (3)提问:想办法列式计算出这样的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请生回答,师板书在黑板)(4)列式计算:解法一: 解法二: 642+652+542 (64+65+54)2 =48+60+40=148(平方厘米) =(24+30+20)2 =742 =148(平方厘米)答:做这个纸盒至少要用148 平方厘米硬纸板。 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归纳:长宽2+长高2+宽高2 或(长宽+长高+宽高)2(5)比较总结:这两种方法公式都很长,且在计算时长宽与宽长的意义是一样的,那变式就非常多,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快速地记住这个公式

4、呢? (6)做一做 2、探究正方体的面积计算 谈话:方才同学们帮老师算了算做一个长方体的硬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现在还想要同学帮我算算做一个正方体的硬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 试一试:做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 (1)提问: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实际就是求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 (2)谈话: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有什么特点?(3)提问:独立试一试并列式计算。 生:336=54(平方厘米)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归纳:棱长棱长6 (4)师要提醒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完整单位和答的好习惯。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有什么相同点 师生总: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5、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或(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谈话: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并探讨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三 基础练习 1、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 练习二第1题。 3、 作业 练习二第24题。 4、 填表格练习二第5题。四、 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

6、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五、拓展作业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

7、又称“教师”为“教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一个长方体高4分米,底面是一个正方形,边长3分米,你能用2种方法求它的表面积吗?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