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03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教科书P16的例题,P1618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能形象描述两个数量之间大小关系的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的含义,能用这些词来描述生活中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已知的量来猜测另一个量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

2、能力。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客人老师,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些智慧星,他们会把这些智慧星奖给自己喜欢的小朋友,那大家想不想成为客人老师喜欢的小朋友呀?(想)那你们这节课一定要好好表现哦!二、创设情境,唤起经验1、学多一些、少一些师:有三个小动物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都想来跟大家做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瞧,他们来了!(贴出小猪、小兔和小鸭的头像)师:他们三个可不是空手而来的,它们把自己在动物学校奖到的智慧星也带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贴出他们各自得的星)你们想知道他们各自

3、得了多少星吗?(想)老师可以告诉大家小猪得了24颗星,那你们能不能猜一猜小兔得了多少颗呢?(学生交流看法)师:刚才小兔偷偷地告诉了老师,她得了28颗智慧星。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为什么不猜小兔得了四十几、五十几颗呢?而猜它得了二十几、三十几颗呢?(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小兔得的比小猪得的多一些。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小猪得的比小兔得的少一些。)2、教学多得多、少得多师:我们再来猜一猜,小鸭得了多少颗呢?(学生交流看法)师:其实呀,小鸭一共得了80颗智慧星,小鸭棒不棒呀?(棒)那你们要不要向小鸭学习呀?(要)希望你们都能像小鸭一样,成为一个老师喜欢的好孩子!师:小朋友,你们刚才猜的时候为什么

4、不说小鸭得了二十几、三十几颗呢?而要猜它得了七十几、八十几呢?(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小鸭得的比小猪得的多得多。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小猪得的比小鸭得的少得多。)师:小鸭得的比小猪得的多得多,还比谁也多得多?生1:小鸭得的比小兔得的多得多。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小兔得的比小鸭得的少得多。)3、抽象升华师:小鸭得的比小猪得的多得多,也就是哪个数比哪个数多得多?生2:80比24多得多。师:你能把这三个数填到括号里,再说给大家听吗?出示:( )比( )多一些 ( )比( )多得多( )比( )少一些 ( )比( )少得多二、联系实际,增进理解1、你能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5、吗?生1:我们班的男同学(28人)比女同学(20人)多一些。教师设疑:反过来怎么说?(我们班的女同学(20人)比男同学(28人)少一些。)生2:我们教室里小朋友比老师多得多。(老师比小朋友少得多)。生3:教室里的电灯比吊扇多一些。(吊扇比电灯少一些。)2、试一试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选择。并指名说说你为什么选这个数而不选其他两个,进一步体会少一些与少得多的区别。3、小结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就可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表述。如果比较物体的长短要用什么表述呢?比较物体的高矮呢?大小呢?比较商品的价格呢?三、综合运用,培养数感1、想想做做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6、再让学生独立选。说说为什么这样选?(少一些就是少一点,不是少很多,这里只有36比38少一点。)教师引导学生比较:16比38?(少得多)40比38?(多一些)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题意,再选择。教师:贵多了是什么意思?(贵了很多)指名说说是怎么选的,为什么这么选。3、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观察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先比较一下两堆的本数关系)师:你能猜一猜右边有多少本吗?你是怎么想的?4、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看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让小朋友用手比划一下一个苹果的大小,再比划一下一个草莓的大小,比一比,再作选择。指名说说为什么这么选。重点强调:比较的是水果的个数。5、想想做

7、做第6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指名回答。提问:你家里有一个人的年龄比爷爷小些,猜一猜这个人是谁?四、游戏活动,巩固新知师:谁能告诉大家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吗?(板书揭题: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1、拿一拿(想想做做第3题)请小朋友在白纸上写一个数,然后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然后同桌比一比,要用今天学的知识表述结果。2、猜一猜(想想做做第7题)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

8、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

9、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先示范,让学生注意教师的用词大了些、太大了,小了些、太小了。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

10、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再让同桌两个小朋友玩。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