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1.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37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1.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的理念,运用多种方法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下获取新知。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独立思考等新的学习方式,独立探索出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对于教材难点的处理。教师首先让学生试一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计算出经过的时间,然后介绍了两种方法:推算和线段图,并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说一说。这样的处理,对于班级基础较差的班级,确实也算是一个不错

2、的方法。2、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基础上解决两个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

3、,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层次清晰。本节课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楚,由易到难,先从整时到整时,再从几时半到几时,最后是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这样的设计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同时我也想提出几个建议:1、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都是按照时减时,分减分的方法来计算的,可能教师没有

4、完全理解学生的意思,当一位学生说出了这样的方法后,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介绍了用线段图的方法。这涉及到算法多样化的问题,即学生没想到的方法是否要提,书上介绍的方法是否一定要讲。我的观点是: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最好的方法。“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由于教学时间较紧,那么最后一题是否可以不讲,而直接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一节课的时间,这样的处理是否更好。另外,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认真倾听,抓了其中有用的信息,及时调控好教学环节。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