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课后反思.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40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课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课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课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课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课后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课后反思昨天和今天分三节课上了认位置这一单元,认位置的内容是要认识及分辨上、下、前、后、左、右,其中辨析左、右以及用完整的一句话来描述两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教学的两个难点。备课时就请教过才教过一年级的张老师,她告诉我,这一内容学生掌握起来很难,有的孩子甚至到二年级还弄的不是很清楚。于是,我把教材作了小小的调整。我降低难度,先找了个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再摸后脑勺的游戏带着孩子一起来做让他们初步感受上下前后,事实证明,游戏是小朋友乐忠的一种形式,于是我趁热打铁把教材中想想做做中的游戏也拿出来,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2、告诉孩子们,下面这个游戏有点难度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举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更是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看着孩子们积极的表情,带着几分欣喜,几分紧张的跟着我做游戏,很快我就发现,一起做时有一部分小朋友还是很容易把左右混淆,总是红着脸,飞快的换左换右。于是我请了两个男生两个女生到讲台上背对着大家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让大家和我一起来做评判,这样边说,边做着相应的动作。通过这样的两个小游戏,学生已经能基本上区分出左手和右手了,在这里我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长,考虑到这对他们认位置相当重要,因为很多儿童都要联系自己的左右手来分辨左右,根据自己的右手确定自己的右边,那么另一边就是左边。然后我再进行新

3、课的教学,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这两句话描述课桌上数学书和练习本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应该用在的面这种完整的话描述。为了能让学生加深记忆,我请班上的几位学生分别指出自己前面的同学是谁、后面的同学是谁、左手边的同学是谁、右手边的同学是谁。这样不但加深了印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来。但是由于时间原因再加上学生年龄的特点,只能说一些简单的上下位置关系,对左右还是不能说明白,学生也不敢多说!好吧,第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晚上让孩子回家和家长一起做做今天的两个游戏。今天主要是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例题图中的小明

4、、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想想做做第2、4题涉及左右的时候,我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但是他们的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所以还是有部分学生说不清楚,这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进行反复练习。当然,我也发现要通过激励的话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谁做得真端正,谁回答的真棒。这样的语言要经常说,还要有一个榜样让其他学生学习,榜样的力量还是很重要的。我觉的我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尤其是刚入学

5、这么小的孩子。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6、“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真的发现教书特别是对着一群小孩真是一门大学问,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好好加油吧,我的学习路还很长呢!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