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55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940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比较的学习活动,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算理算法,正确计算并能优化算法。2在口算方法类比中强化数位观念,体验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原理,并渗透估算思想,在简单的估算等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数感。3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运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流程】一、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1提出猜想:福娃贝贝正在玩具商场选购玩具

2、,它带了70元,打算买两件不同的玩具,猜猜它可能会买什么?2列出算式:猜得对不对呢?怎么验证呢?(板书各个算式)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出示课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尝试探究:34+25你们能直接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看看小组内能想到几种不同的算法。2组织交流:汇报交流不同算法,理解算理。3再次探究: 38+25会口算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4交流比较:38+25是怎么算的?与34+25相比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5初步巩固:口算38+34,计算时是怎么想的?6提问小结: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时注意些什么?三、专项训练,提升数

3、感。1猜一猜:出示4+2,猜一猜得数可能是多少?2编一编:自主编题计算,同桌交换校对。3说一说:编对了吗?编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对编的题目有什么想说的?四、分层练习,提升能力。1估估算算:先估计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出结果。口算比赛:即时反馈。五、灵活应用,解决问题。出示路线情境图:1解决问题1:贝贝到晶晶那儿,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2解决问题2:迎迎和妮妮到欢欢那儿去,谁走的路近?用水彩笔描出来,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反思梳理,总结全课。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

4、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略)“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

5、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