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8 月光启蒙_苏教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56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8 月光启蒙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8 月光启蒙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8 月光启蒙_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8 月光启蒙_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8 月光启蒙_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

2、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目标: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

3、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4、。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联系上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做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联系上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做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5、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首诗的作者是孙友田。 2、你知道吗?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你想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孙友田的散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指名答。 4、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 师过渡:首先王老师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效果。 1、生词我会读: 出示:篱笆 时辰 割草 莲花落 混沌 启蒙 褂子 搂着 洗澡 (1)、指名读,评价(指导“篱笆、时辰”读作轻声)(2)、齐读 2、生字我会写: 出示:辰。引导生读帖、范写、描摹、评价。 辰: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

6、有两横,注意起笔收笔,占格位置等。 3、课文我理解: 结合预习,母亲通过哪些方式对我进行了启蒙教育呢?指名答。 三、精读课文: (一)、感悟夏夜之美 师过渡:同学们,课文开头第一句就写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怎样的美妙呢?(板书:美妙) 出示: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动听的歌谣。 指名读,谈体会。指导感情读。(师相机简要评价) (二)、感悟民歌童谣之美妙。 师过渡:同学们,文中说“这是孩子眼中最美的时辰”,仅仅是因

7、为景色的美吗?(生答不是的,还有母亲为我讲故事,吟唱歌谣。)那么母亲给我吟唱的又是什么呢? 1、出示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1)、生自由练读,指名读。指导感情读。(各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母亲芳香的音韵。如:听录音、教师范读等) (2)、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引导生体会。感情读,各种形式读。 (3)、师过渡:是呀,那时的日子虽然清苦,

8、但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作者文中这样写道:出示“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指导理解“长”之意。 (4)、师小结过渡:是呀,同学们,童年的夏夜有这芳香的音韵相伴,怎能不美妙呢?所以课文开头就说(生齐)出示: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是呀,美妙的还不仅在那些民歌,你再来读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 2、出示童谣: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1)、指导自由读,体会,感情读体会童谣

9、的特点。 (2)、师小结:这童年的夏夜,有这节奏明快,幽默风趣的童谣相伴,怎不美妙呢?所以,课文开头就说(生齐)出示: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三)、感悟母爱之美妙 1、师过渡:作者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给我的启蒙是什么? 出示: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受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生齐读。 2、出示:黑土地片断(体会作者如何成长为诗人的,感受母亲的启蒙教育): 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头顶

10、一盏矿灯,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在丛林一样的支柱间飞翔。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 我写大山欢笑:“万年煤层打个滚,一山乌金往外冒。黑宝石,往外跑,满山满谷金光照。一路大声喊:我是煤,我要燃烧!” 孙友田黑土地) (1)、引导生自由读第一段文字,对照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体会母亲对我影响。 (2)、师引导生自由读第二段文字并体会。 (3)、师小结:是的,大山欢笑里有童谣的影子。所以说,月光启蒙,实际上是说母亲在“我”童年时代,不知不觉中,给“我”播了一颗爱的种子,一颗诗的种子。这黑土地,就是那些种子开出的花朵。 3、讨论为何以“月光启蒙”为题。 师:课题为什么叫“月光启蒙”呢?你

11、觉得,母亲与月光之间又有什么联系?(相机板书:母爱如月) 生自由畅谈,体会母爱如月,无声似水。 4、师小结:谁说不识字的人就不智慧呢?童年的夏夜,有这如水似光的母爱相伴,怎不美妙呢?所以,课文开头就说 生:(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5、升华情感 出示:我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慈祥,和蔼,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在母亲的音乐中,全场宁静。有晶莹的东西,在一些同学和老师的眼里滑淌。) (1)、生练习说话,说出此刻心中的感动。 (2)、师小结升华情感。(歌声再度响起。师轻轻吟唱,全场师生跟着轻和) 四、作业设计: 1、继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采访长辈或村里老前辈,搜集一些民谣童谣,记录下来。 3、推荐阅读孙有田“母爱三部曲”月光母亲迎接母亲母爱似水。 五、板书设计: 月光启蒙 母爱如月 美妙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