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案-8童年的发现∣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63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8童年的发现∣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8童年的发现∣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8童年的发现∣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8童年的发现∣人教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语文教案-8童年的发现∣人教新课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童年的发现教案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一、教学目标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

2、“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知识与技能: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

3、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4、,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澄澈、困窘、天赋”三个词语的意思2、体会含义

5、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大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目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二、教材分析童年的发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的一篇课文。它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文本主题一是科学发明发现需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幻想;二是科学发明发现会面临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文本的语言富有想象色彩,有思考的痕迹以及对话的真切。反映了儿童追根问底、求知若渴的特点和大胆的想象力。读罢教材不难发现文章的1、2自然段与后文是总分关系。第一自然段统领“发现的过程”,而第二自然段却统领文中最后一部分“轰出

6、教室”。三、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发现”的过程,“我”的伟大的“发现”是怎么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寻根问底的精神。四、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总伴随着驱逐和迫害”这个句子的含义。五、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人类进化方面的资料和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2、制作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出示课件二)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出示课题:童年的发现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从课题着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因而学生通

7、过自行梳理,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即明确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出示课件三)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出示课件三)“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出示课件四)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出示课件五)(格外高兴、得意)

8、(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出发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三)循果查因,理解“发现”的过程1、师:“作者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呢?是谁告诉他的呢,还是他自己想出来的?”2、仔细阅读第三到十三自然段,画出“发现”过程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发现”的流程图。(10分钟)(出示课件六)(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做必要的指导并维持课堂纪律和注意时间的把握)3、推选小组代表自由回答得出的答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一

9、个清晰的过程 我做梦总回梦到自己在飞翔,而且发现其他同学也一样,于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借助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否有过同样或类似的经历,大胆想象) 我们一起请教老师,请老师回答我们的问题(“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通过这些一连串的句子让学生感受“我”的求知若渴。) 老师的回答没有完全揭开“我”心中的谜,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来的。于是通过抓鱼等的活动进行探究。 通过自我思考,终于找到的答案。(出示课件七)流程图:我和同学都梦中飞翔,产生好奇 请教老师,老师解答问题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来的 对九月怀胎进行思

10、考,得出“发现”(出示课件八)从图中的信息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这一伟大的“发现”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平时要大胆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举例科学家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4、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出示课件九)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简介他们收集的资料。师简介有关史料:(出示课件十)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

11、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四)结合课文,赏析作者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示课件十一)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出示课件十二)“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

12、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出示课件十三)“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五)课堂小结。(出示课件十四)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6) 随堂练习(出示课件十五)读准这些字:胚 妨 碍 婴 窘 驱词语积累:惩罚 自如 随心所欲困窘 羞愧 绞尽脑汁驱逐 迫害 情不自禁(七)布置作业(出示课件十六)1、写一写自己的“发

13、现”。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七、板书设计 (出示课件十七) 8童年的发现我和同学都梦中飞翔,产生好奇请教老师,老师解答问题 勇于发现问题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来的 大胆思考问题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得出“发现”八、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我认真地读了三遍,我的兴趣点集中在“进化论”和“胚胎发育规律”上,总是想着:小时候关于飞行的梦是不是真的与人类进化过程中“鸟”有关?母腹中的胎儿怎样再现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于是我上网查找了胎儿发育过程的相关资料,阅读了进化论的相关内容。作者童年天真可爱,爱寻根究底的形象跃然纸上,我发现课文的语言是那么幽默,那么富有童趣。那么,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过程

14、会是怎样的呢?我叫了班上好中差三位学生阅读课文,他们觉得这篇文章不好理解,同时又和我一样,对“胚胎发育规律、进化论”等问题充满了好疑惑与好奇。于是我思考,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感受作者童年的形象,怎样把课文的理解与语言的感悟融为一体?最后,按照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以“发现”为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主动探究,养成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同时,通过课外知识的补充阅读,满足学生兴趣,初步了解进化论的相关知识。以“形象”感悟为线索,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体会费奥多罗夫童年天真可爱的形象,享受童年发现的快乐。读通了课文,理解了字词和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学得扎实到位。通过对作者童年形象的感悟,欣赏了课文的语言特色,通过模仿课文说自己童年的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地做到了语言文字训练。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