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63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问题的能力。3 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谈话: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板书:实际问题)师:为了准备乒乓球比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出示图乒乓球和价格。提问:看图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买6袋乒乓球要用

2、多少元?师逐一板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题。出示例题。师: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表述题意。(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老师买了6袋,每袋5个,一共要用多少元?)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学生汇报(板书):方法一:52=10(元)106=60(元)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提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要多少元:106=60)提问:谁能说说这

3、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买6袋要多少元)方法二:65=30(个)302=60(元)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提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6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302=60)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如果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26=12(元)125=60(元)教师应让学生说明理由。理由可以是:如果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

4、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的价钱。如果学生说不出理由,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出正确的得数,但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在想不通理由的情况下最好不用这种方法。师: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征吗?(板书:两步连乘)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要仔细看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条件,然后找直接关系的两个条件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三、练习巩固,体会解题思路及方法乒乓球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其实在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一下生活中

5、的问题。1、想想做做1出现4个小动物,推着小车。出示图如书本。你们看了图知道了什么? 那你们能用自己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做)指明解题:(板书:)方法一: 42=8(筐)208=160(千克)方法二:202=40(千克)404=160(千克)分别请学生说说每一种方法求的是什么。2、想想做做2学生齐读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板书:)方法一:34=12(个)(我先算一共有多少个笼子)126=72(只)方法二:64=24(只)(我先算每行有多少只兔子)243=72(只)方法三:63=18(只)(我先算每列有多少只兔子)184=72(只)3、想想做做3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6、学生思考)(板书)方法一:45=20(个)(我先算一共有几个教室)206=120(盆)方法二:56=30(盆)(我先算每层放了多少花)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04=120(盆)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

7、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

8、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

9、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