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941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元的标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根据条件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1)白兔有16只,黑兔比白兔多7只,( )?(2) ,( )?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示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弄清题意,画出线段

2、图。教师出示挂图。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师:(请一生说)(齐读一下条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师: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一件上衣多少钱?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教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师:裤子的价钱是多少?(28元)我们在线段上画一个大括号标上28元。师:谁来说说这条线段代表什么意思?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自己先思考,同座位讨论一下。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师:谁来说说这幅线段图的意思,(指名说)(裤子2

3、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师:这不是一条完整的题目,它还少什么?(问题)、一件上衣多少钱?师:这个问题的问号在图上该怎样标?标在哪儿?(请人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线段图)师:这样列式呢?指名回答并板书:师:28是什么?(裤子的价钱)3是什么?(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283求的是什么?(上衣的价钱)师:我们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知道:用裤子的价钱乘以3得到上衣的价钱.师:还有没有其他途径了?(从图上观察)师:我们还可以从图上来观察:裤子的价钱是1小段代表28元,上衣的价钱是3小段,所以用28乘以3,算出3个28是多少。)师: 28乘以3等于多少?师:指名说,根据汇报板书283=84(元)、买一套衣

4、服多少钱?师: 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裤子加上衣)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那些条件?(指名说)师:哪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先求出来?(上衣的价钱)师:所以这一题要几步计算(两步)师:自己试着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请两位同学板演)方法一:(元)上衣的价钱(元)一套衣服的价钱综合算式是:方法二:上衣和裤子一共是个元(元)一套衣服的价钱综合算式是:()师:方法一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方法二中3+1求的是什么,(上衣和裤子一共是几个28元)师:小组讨论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师:指名说(一种是先算上衣的

5、价钱,另一种是先算一套衣服的价钱是几个28元)师:你觉得这个问题用画线段图来的方法有什么好处?、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师:现在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吗?(请一位同学上台指)师:比较一下两副图,你发现什么?(我们看到条件都没有变,只是问题变了,所以我们就改变了写问号的地方)师:根据线段图中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自己试着列式计算。(指名两人板演)方法一:(元)上衣的价钱(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综合算式是:方法二:上衣比裤子多个元(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综合算式是:()师:谁来说说第一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第二种方法呢?师:第二种方法中先求上衣比裤子多了几个二十吧,我们借助线段图是不是

6、可以一目了然。、师:小组讨论一下:第个问题和第个问题在解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相同点都是几步计算?(两步计算)不同点,第2题先求的是数学中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再求什么(和)第3题先求差,5、归纳小结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也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在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再确定先求什么,最后求什么。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先让学生从图中了解相关信息,再分小组讨论问题怎样解决,然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不同的解题方法。2、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提问:要求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哪个条

7、件还不知道?要先求什么?学生独立练习,指名两人板演。集体计正时,说说是怎样想的,若有不同的 解答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肯定和鼓励。3、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4、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板演。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

8、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

9、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提问: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

10、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做题时要仔细分析,可以从问题开始进行思考,找出要求问题所需的条件,再算出结果。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