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单元评价.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701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单元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单元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单元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单元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单元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单元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单元评价.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单元评价(第14课时:单元评价)评价目标:1、通过单元评价,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第七单元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地了解信息,从而调整教学策略。2、学生通过单元评价也能准确地知道自己在这个单元中那些是掌握的比较好的,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还需加强的。评价内容:第七单元单元练习卷一、填空1、3个297的和是(),560的4倍是()。92是4的()倍,()的5倍是65。2、比360的5倍少1000的数是()。3、在里填上或。100220189082000420938005066300049552400613850004、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得数,在得数小于5000的算式下面打。

2、61388634808690067816920759287508二、计算1、口算(略)2、用竖式计算(略)三、判断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1。()、8405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3、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4、73088730。()四、选择题1、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一定是四位数两种可能都有、250的积末尾只有3个0,里可以填的数有()2或48或64或83、042的积是三位数,里可能是()1-44-93-94、乘数增加2,积就增加了30,另一个乘数是()。153032五、列式计算。1、3个816的和是多少?2、489的2倍是多少?3、4与2

3、50的积是多少?再加上900是多少?六、应用题1、王老师买了8个排球,每个45元,应付多少钱?已经付了300元,还应付多少元?2、每件棉袄150元,大衣的价钱是棉袄的2倍,问:买3件大衣一共要多少钱?3、学校有600本科技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故事书和科技书共有多少本?4、每人每天可以装配自行车14辆。照这样计算,8人工作7天,一共装配自行车多少辆?5、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有10本。每本9元,买8套需要多少元?6、新芽小学三(3)班有6个雏鹰假日小队,每个小队有8人,平均每人收集40节废旧电池。6个小队一共收集了多少节废旧电池?课前思考:本次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不进

4、位的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能否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否结合具体的题目合理选择口算或笔算;是否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关的估算;能否用两步连乘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单元评价:一、本次练习的总体情况三(5)优秀49人次,良好5人次。三(6)优秀49人次,良好4人次。二、本次练习主要成绩与不足成绩:1、学生能比较熟练的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不进位的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能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题目合理选择口算或笔算,并且具有了一定的估算意识,掌握了一些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估算。3、学生能用两步连乘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已具有初步的策略意识,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能正确表示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4、对计算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兴趣,在计算过程中,态度认真,初步具备发现错误以及改正的意识。不足:1、学生没有具备仔细审踢的意识和能力,在把小于5000的算式打勾时,个别学生错看成了把大于5000的打勾。2、学生在做一些简单的、数量较多的口算练习时,显得很浮躁,不能安安心心的去完成,总发现有学生整组整组的漏题目。3、学生在做文字题时,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此类练习的特征,不能很好的抓住正确的字眼去理解题意,常常看到一些容易混乱的字眼去理解题目含义。有同学就把4与250的积是多少?

6、看成了用4+250。4、在解决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时,分析数量之间关系的能力还不够,对单位的选择还有点混淆,而且还是会出现答不完整的现象。三、原因与改进措施1、平时未养成认真、仔细的反复读题的习惯,常有学生读题只读一半,就开始动笔做了。今后应多多指名学生读题,读完整的题。2、今后要加大学生的计算,并促使他们养成,无论是计算题还是应用题都要积极的去打草稿,不要做半信半疑的练习,做自己信的过的作业,做让自己满意的作业。3、平时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题意的时间,培养学生独立解题的习惯,改掉部分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家长的坏习惯。4、平时对于学生的作业应限制时间,在练习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学生来不及完成,这

7、样一来就影响了自己练习的质量。四、试卷分析对于我班半次练习的情况来看,主要是试卷上的三个地方:1、选择题第4题,乘数增加2,积就增加了30,另一个数是()A15 B30 C32,学生没有掌握一些方法,只是运用自己的一些想法进行选择。导致了错误率的增高。2、文字题,其中的第三小题,学生没能全面的理解题目,没有把握住重要的字眼去理解题目,去解决问题。3、应用题,最后一题,问题中的6个小队,有一小部分学生连续乘了两次,说明学生是没能把看见数字就用的的坏毛病,在解决问题中不懂得怎样去选择需要的数。单元评价反思:一、评价总体情况:三(1)班优秀:47人,良好:7人,不及格:1人。三(2)班优秀:46人,

8、良好:6人,及格:1人二、本次练习主要成绩与不足成绩:1、通过本次练习,大部分学生能比较熟练的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不进位的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能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计算。2、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题目合理选择口算或笔算,并且具有了一定的估算意识,掌握了一些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估算。3、学生能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已具有初步的策略意识,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能正确表示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不足:1、学生读题不仔细,分析问题的思路有时不够清晰,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在把小于5000的算式打勾时,个别学生错看成了

9、把大于5000的打勾。2、有一小部分学生做题时不够严谨,出现题目中数字看错的现象很多,还有学生漏做题目。3、学生在做文字题时,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此类练习的特征,不能很好的抓住正确的字眼去理解题意,常常看到一些容易混乱的字眼去理解题目含义。有同学就把4与250的积是多少?有一部分学生列式为4+250。4、在解决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时,分析数量之间关系的能力还不够,对单位的选择还有点混淆,而且还是会出现答不完整的现象。三、原因与改进措施1、像这样的计算课型,主要要加大学生的计算,并养成良好的检查的习惯,明确检查的重要性。2、平时未养成认真、仔细的反复读题的习惯,应该养成先读题,读懂题再完成练习的习惯。3

10、、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题意,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4、有个别学生完成练习的速度有待于提高,注意力不集中。四、试卷分析从这次练习的完成情况来看,出现错误比较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1、选择题第4题,乘数增加2,积就增加了30,另一个数是()A15 B30 C32,虽然在课上补充过类似的题目,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理解,方法未掌握。2、文字题,其中的第三小题,学生没能全面的理解题目,没有把握住重要的字眼去理解题目,去解决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主要出现因计算错误而导致的错误,当然还有个别学生因不理解题目意思而导致错误。单元评价:一、本次练习的总体情况三(3)优秀49人次,良好3人次。三(4

11、)优秀48人次,良好5人次,及格1人次。二、本次练习主要成绩与不足成绩:1、学生已经能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不进位的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能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题目合理选择口算或笔算,并且掌握了一些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估算。3、学生能用两步连乘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已具有初步的策略意识,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4、通过交流,学生之间能反思并评价自己的不足。不足:1、学生在做练习时,还是没能很好的去审题,甚至出现有一个学生没有把题目看清整个一个大题全部错,他把把小于5000的打勾看成了把大于5000的打勾。2、

12、学生在做一些简单的、数量较多的口算练习时,显得很浮躁,不能安安心心的去完成,总发现有学生整组整组的漏题目。3、学生在做文字题时,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此类练习的特征,不能很好的抓住正确的字眼去理解题意,常常看到一些容易混乱的字眼去理解题目含义。有同学就把4与250的积是多少?看成了用4+250。4、而本次练习的最后一题,好多学生把最后问题中的6个小队也乘上去了,他没有意识到问题中的6自己已经在计算过程中计算过了。三、原因与改进措施1、平时未养成认真、仔细的反复读题的习惯,常有学生读题只读一半,就开始动笔做了。今后应多多指名学生读题,读完整的题。2、今后要加大学生的计算,并促使他们养成,无论是计算题还

13、是应用题都要积极的去打草稿,不要做半信半疑的练习,做自己信的过的作业,做让自己满意的作业。3、平时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题意的时间,培养学生独立解题的习惯,改掉部分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家长的坏习惯。4、平时对于学生的作业应限制时间,在练习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学生来不及完成,这样一来就影响了自己练习的质量。四、试卷分析对于我班半次练习的情况来看,主要是试卷上的三个地方:“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

14、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

15、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选择题,有近一半的学生四个选择题中错了23个,说明学生对于做选择题还没有掌握一些方法,只是运用自己的一些想法进行选择。导致了错误率的增高。2、文字题,其中的第三小题,学生没能全面的理解题目,没有把握住重要的字眼去理解题目,去解决问题。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3、应用题,最后一题,问题中的6个小队,有一小部分学生连续乘了两次,说明学生是没能把看见数字就用的的坏毛病,在解决问题中不懂得怎样去选择需要的数。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