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2).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702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2).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2)(第12课时:复习 第79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对策: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教学准备:准备练习教学过

2、程设计:一、基本练习1、园林工人在一条路的两边栽树,每边栽16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车每分钟行驶800米,轿车每分钟行驶的米数比卡车的3倍还多50米。轿车每分钟行驶多少米?二、补充稍复杂的实际问题1、出示图:叠在一起的4堆钢笔盒图,每堆5盒。文字:每盒有12支钢笔。一共有多少支钢笔?2、每个工人每天可以装配自行车20辆,照这样计算,8个工人7天可以装配多少台自行车?(1)学生独立思考(2)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有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3、一件衬衫100元,一套西服的价钱是一件衬衫的5倍,一件皮衣的价钱是一套西服的2倍。(1)买一件衬衫和一套西服一共要多少钱?(2)买一件皮衣要

3、多少钱?(3)根据上面的条件,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决。出示条件后分题出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4、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小军的4倍,去年小军17岁,爷爷今年多少岁?学生读题,教师出示:(1)174=68岁68+1=69岁(2)17+1=18岁 184=72岁组织学生讨论:到底那种解法是正确的?你是怎样想的?5、三年级3个班,一共有23个学生来参加数学竞赛。一个同学说:我们分别来自3个班,我们每个班的人数的乘积恰好是385。每个班分别来了多少人?(1)引导学生用3个不同的符号表示3个班的人数,将题目简约成2个算式:+=23=385(2)根据这两个算式,你准备从那里想起,是从第一个算式考虑,还是从第二

4、个算式考虑(引导学生理解从第二个算式考虑)三、书上的实际问题书上第85页上第79题(1)学生自己读题(2)指名用自己的话来理解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我们算什么?能自己独立完成的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举手让老师提供帮助,教师巡回指导。四、 思考题1、先做完课堂作业的学生思考书上的思考题。理解意思,了解第1课到第200棵树之间只有199个间隔,所以只要用5乘199就可以了。2、补充思考题:时钟4点钟敲4下,用12秒敲完。那么6点钟敲6下,需要几秒钟敲完?板书设计:复 习解决实际问题课前思考:79题结合有关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第7、8题都是可以用两步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两步

5、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第9题根据给出的两个基本已知条件提出了几个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解答,以便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也需要学生根据列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口算、笔算或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反思:今天主要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如果单靠书本上安排的这些练习,对于学生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前适当补充适量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学生原有的基础和不断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应该比较符合学生的需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考虑,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指导并帮助学生学习用画图的方法来理解题目,

6、从而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这种辅助手段,即使题目再难些,也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是在今天补充的思考题中,画线段图的方法或用学生的座位来讲解,作用很明显,因为这样直观的方法,学生一点拨就通了。课后反思:上一节复习课主要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这部分内容主要复习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由于三年级的实际问题中已知条件比较多,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所以学生需要不段的加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教师需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能说出不同算式的意义。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除了要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思考,还需要加强方法的指导,比如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辅助解决实际问题。思考题是

7、一道植树问题,先要让学生明确从第1棵树到第200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然后由于每个间隔是5米,就可以知道一共跑了多少米了。学生做这样灵活的题目还是有点吃力。课后反思:本课主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在同一个问题中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有条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题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整个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基本能独立分析数量关系,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在解决思考题过程中,我主要帮助学生理解从第1棵树到第200课树一共有多少个5米,使学生发现间隔的个数总是比树的棵树少1。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

8、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课后反思: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这节课主要复习的是两步连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帮学生巩固和拓展,如果单单是书本上的知识,大部分学生都会了,以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所以补充了一些题目,稍有难度,有了难度后,自然而然的调动起了所有孩子参与思考的积极性。如书上第8题,求一件大衣的价钱,可以根据题意求,先要求出一件大衣的价钱,再求这样的5件;也可以根据线段图,可以先求出一件大衣是毛衣的3倍,所以5件大衣是毛衣的15倍;补充题的第4题,要求今年爷爷的岁数,要弄清楚倍数关系是要变的,而年龄差是不变的。书上思考题,要引导学生思考:从第1棵树到第200棵树,一共有多少个5,再让学生观察从而发现:间隔的个数总是比树的棵数少1。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